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线粒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C. 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 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详解】ABC.光合作用的公式:,由公式可知,有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B错误,C正确。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错误。 故选C。 【点睛】掌握光合作用的定义和意义是本题解题关键。 2.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作食物链。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 鼠→蛇→鹰 B. 草→鼠→蛇→鹰 C. 草←鼠←蛇←鹰 D. 阳光→草→鼠→蛇→鹰 【答案】B 【解析】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鼠→蛇→鹰,缺少生产者,A错误。 B.草→鼠→蛇→鹰,书写正确,B正确。 C.草←鼠←蛇←鹰,箭头方向应指向捕食者,C错误。 D.阳光→草→鼠→蛇→鹰,阳光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食物链的书写规范,考生能明确书写食物链的要求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是消化系统某些器官。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①肝脏、②大肠、③胃、④胰、⑤小肠。 【详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特点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加消化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吸收。 故选D。 【点睛】掌握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本题解题关键。 4.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人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 A. 子宫 B. 卵巢 C. 输卵管 D. 胎盘 【答案】A 【解析】 【分析】 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和主要性器官,位于盆腔内子宫的两侧,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怀孕是从受精卵由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据此解答。 【详解】A.怀孕是从胚胎从输卵管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在子宫内膜开始,当胚胎成功着床后,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其外貌开始像人,从此称作胎儿,母体怀孕280天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产出的过程成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38周)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A符合题意。 B.在女性的生殖系统中,主要的***官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B不符合题意。 C.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等,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精卵细胞完成受精的场所,与卵巢和子宫相连,C不符合题意。 D.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理解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组成及各器官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B. 盖盖玻片时,要将盖玻片快速平盖在载玻片上 C. 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的过程中,双眼应看着目镜 D. 要将视野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下方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滴→撕→展→盖→染。视野中装片移动的方法: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相当于将物体水平旋转180°后的图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可以理解为:若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则物像位于哪一方,玻片标本就移向哪一方。 【详解】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使用清水的目的是保持细胞形态,A错误。 B.为了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它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