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北师版七年级历史1-20课全部知识点归纳
远古人类
(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旧石器时代)
⒈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 170万 年;
⒉北京人,居住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 71万—23万 年,保留了猿的特征,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懂得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处于旧石器时代。
⒊山顶洞人,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部洞穴里,距今约 3万 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掌握人工取火。
火使用的意义: 用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赶野兽。
意义: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二、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
⒈ 河姆渡聚落——长江流域 半坡聚落——黄河流域
①都使用 磨制 石器。 ②都从事农业生产: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 水稻 ;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 粟 。(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③都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住 干栏式 的房子,使用黑陶; 半坡原始居民住 半地穴式 的房子,懂得制造彩陶。⒉大汶口原始居民——山东。贫富分化加剧导致阶级产生。使用磨制石器,属于新石器时代。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炎帝 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后人尊称黄帝、炎帝为“人文始祖”。
龙是多种动物的复合体,这一形象预示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联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5、禅让制: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在尧、舜、禹的时候盛行。
三、奴隶社会(夏、商、周)
1.夏朝——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标志我国奴隶社会开始)。启继承禹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之君
夏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阳城
启
桀
商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亳
公元前1300年 盘庚迁都到殷
汤
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东周
公元770年
公元前221
洛邑
周幽王
商朝青铜业:
司母戊鼎 是我国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是我国古代的青铜器精品。
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统治。
(2)分封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授民授疆土;②诸侯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服役
(3)分封的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4、西周的社会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5、平民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
6、统治人民的两种手段: 军队、刑法和礼仪教化。
四、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五霸:1、_齐桓公_;2、宋襄公_;3、晋文公_;4、秦穆公_;5、_楚庄王__。
2、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__ 。
称霸的条件:(1) 任用_管仲_为相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2) 提出了“_尊王攘夷__”口号,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