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提纲
1、公元前21世纪,王位世袭制的实行及国家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最早的国家——
出现。
约公元前 年,禹的儿子启继位称王,建立 朝,定都 ,开始“ ”的历
史,从此, 代替了禅让制。
3、约公元前1600年, 打败了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4、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此后商朝统治稳定,因此,后代又称商朝为 。
5、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在 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
周朝,定都 ,史称 。
西周末年,王室势力日益衰弱,公元前771年,西北的少数民族 攻破镐京,杀
死 ,西周灭亡。
7、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 ,史称 。
8、公元前2070年,为公元前 世纪 年代;公元前1046年为公元前 世纪 年
代。
夏商西周以 关系区分尊卑等级。周王以下的 、卿大夫、士是享有特权
的贵族,构成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包括平民和 。
周朝统治阶级主要通过军队、刑罚的暴力***和 维护等级制度,调节社会
矛盾和稳定社会秩序。
西周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 。主要内容是“ ”,各诸侯国
起着拱卫王室的作用,定期到周王室朝觐、 和服役。
12、今山东省的两个西周主要诸侯国是 和 ,家乡曲阜是其中 国的都城。
13、西周的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
关系,稳固了对疆域的控制,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公元前770——前476年为 时期,公元前
475——前221年为 时期。
春秋五霸先后指 、宋襄公、 、秦穆公、 。战国七
雄按照地理方位分别指东南西北上中下的 。
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包括任用 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使国家富强
起来;提出“ ”的口号;齐桓公称霸的标志是公元前651年在 举
行诸侯盟会。
17、问鼎中原,在邲之战中打败晋国后, 跃升为霸主。
18、三家分晋指的是晋国分裂为 、 、 三个国家。
19、春秋战国兼并争霸的主要原因是 的权势日益衰弱,各诸侯国纷纷革新旧制、富
国强兵,乘机开拓扩张。
兼并争霸虽然给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但也冲击了旧的社会秩序,传统的贵族统治体
制减去瓦解,各国也只有通过 方能富国强兵,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春秋时期,铁器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时期,人民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
行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