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导学案.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历史 北师大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86 KB

手机浏览
1/3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导学案.doc
文档介绍:
《第7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导学案
【课程标准】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2、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学****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商鞅为什么能变法)
2、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3、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有什么联系?
【课前预****一、学法指导
1、阅读六字诀:“查(工具书)、”划(重点)、写(小标题、标注)、记(内容、基本史实)、练(预****检测)、思(问题、困惑)。
2、先通览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知识概况,在教材中相关内容处划线并写下小标题如:先进的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的转变、作用、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作用等。
3、在本导学案“我的疑问”处写下你预****后存在的疑问、希望了解的内容等。
二、自主学****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阅读课文第一子目,在课文中找出 “千耦其耘”现象出现的原因,在课本中标出,并在相应位置写出小标题。
2、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出现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用数字标明)?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阅读课文P34第二子目,找出战国时有哪些诸侯国进行了变法,并简要标记出来。
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重点)
阅读课文第三目“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在文中标出秦国商鞅变法的原因(目的)、内容(用数字标明)、作用,并在相应位置写出小标题。
【预****检测】
1、《吕氏春秋》曰:“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租佃制)则速,无所匿其力也”,使“公作”走向“分地”的决定性因素是( b )
A、诸侯争霸的加剧 B、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C、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D、诸侯国不再履行对周王的义务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D )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3、右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男耕女织”(个体生产、小农经济)的景象,它最早出现在( B )
A、河姆渡的氏族部落
B、春秋战国的中原地区
C、孝文帝改革后的中原地区
D、宋代的江南地区
4、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 )
A、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可授予爵位
5、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收效最大的一次变法
B、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
C、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
D、商鞅后来惨遭不幸,新法也就废除了
6、商鞅变法与秦国完成统一之间的内在联系应该是( B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