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精品解析:安徽省2020年中考试题(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1.7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精品解析:安徽省2020年中考试题(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20年安徽省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
一、选择题
1.我国科学家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这说明细胞中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 )
A. 线粒体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细胞克隆猴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详解】A.线粒体是细胞中制造能量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题干不符,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与题干不符,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与题干不符,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遗传物质DNA,DNA携带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生物发育和遗传的遗传信息,与题干相符,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了解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
2.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同学们在讨论如何测定发芽率时,提出不同的意见,其中合理的是( )
A. 挑选 10 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测定
B. 挑选 100 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测定
C. 随机取 10 粒种子进行测定,再重复 2 次,取最大值
D. 随机取 100 粒种子进行测定,再重复 2 次,取平均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重要途径。
【详解】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过程中,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10粒,则偶然性较大。同时实验重复数次并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的偶然因素,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因此,正确选项为D。
【点睛】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实验的过程中结合实际实验进行分析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3.稻田养鱼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护环境。稻田为鱼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鱼以杂草、害虫、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为食,鱼的粪便可作为肥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稻和杂草之间是合作关系
B.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鱼是消费者
C. 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
D. 稻田中没有分解者,物质不能循环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详解】A.水稻和杂草相互争夺水分、养料、阳光等,是竞争关系,A错误。
B.浮游植物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浮游动物和鱼是消费者,B错误。
C.鱼捕食害虫,可减少水稻虫害发生,鱼粪又可以肥田,C正确。
D.稻田中又许多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可以很好的进行物质循环,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4.人的手不小心碰到火迅速缩回,这是缩手反射。下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图中表示传入神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的传导方向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图中表示传入神经的是②。①为感受器、③为神经中枢、④为传出神经、⑤为效应器。
故选B。
【点睛】熟知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和神经冲动沿着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5.动物行为是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提高动物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 大熊猫吃冷箭竹 B. 中华攀雀在筑巢
C. 乌贼喷出“墨汁” D. 狗撒尿做标记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叫做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包括雌雄***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筑巢、孵卵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详解】A.大熊猫吃冷箭竹,属于取食行为。
B.中华攀雀在筑巢,属于繁殖行为。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