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考点45 健康地生活-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7页1.21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考点45 健康地生活-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doc
文档介绍:
考点45 健康地生活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传染病和免疫
传染病:
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如蛔虫病(寄生虫性传染病)、肺结核(细菌性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传染病)等。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二)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
(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能流行,必须同时具备这三点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注:注意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者、封锁疫区、给生病的人打针吃药、让生病的人在家休养、对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行焚毁、掩埋处理等;
2、切断传播途径:如喷洒消毒液、自来水消毒、杀灭蚊虫、搞好个人卫生、流感流行时带口罩出门等;
3、保护易感人群:如注射疫苗、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疫区等。
(五)人体的三道防线
1、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对人体来说,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异种动物的血清、异型红细胞、异体组织等都可以是抗原。
2、抗体:是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病原体(抗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3、抗原与抗体的关系: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即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六)免疫的类型
免疫的类型
特点
构成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
出生以后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
(注: 接种疫苗是接种抗原 接种血清是接种抗体!)
计划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简称为计划免疫。(例如接种百日咳、白喉、百白破疫苗)
(七)免疫的功能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
消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八)过敏反应:当人体抵抗抗原功能过强时,在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海鲜、粉尘等)的刺激下,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九)艾滋病
1、全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侵犯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
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
3、传染源: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
4、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静脉注射、不安全性行为、输入含有艾滋病毒的血或血液制品、使用未消毒艾滋病人用的注射器等传播。
5、易感人群: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6、预防措施:(1)不吸毒,不共用注射器;(2)不和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3)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4)进行性行为时,须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5)保持单一***。
注:与艾滋病人握手、拥抱、共进餐以及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用药与急救
(一)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险。
(二)药物的分类
药物类型
处方药
非处方药
特点
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购买,并按医嘱服用
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
标志
Rx
OTC
举例
青霉素
小柴胡颗粒
(三)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作用与用途(功能与主治)、不良反应(副作用)、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
(四)急救
1、120紧急呼救;
2、人工呼吸;
3、胸外心脏按压(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30:2)
出血的类型和止血方法
出血类型
特点
止血方法
毛细血管出血
血液红色,从伤口渗出
一般能自行凝固止血或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静脉出血
血液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
远心端处压迫止血
动脉出血
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
近心端处压迫止血
三、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健康: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
现在,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是慢性、非传染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