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2页,总11页
专题13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2021年中考备考生物一轮复****练****解析版
一、单选题
1.人体代谢需要排出废物,下列不属于排泄途径的是 ( )
A.排尿 B.排汗 C.呼气 D.排遗
【答案】 D
【解析】
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包括排尿、排汗、呼气;通过这些途径可排出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生的废物。食物残渣不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食物残渣叫排遗,不属于排泄。
2.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如图,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图中表示肾脏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
图中①是肾脏,②是输尿管,③是膀胱,④是尿道。
3.人体的尿液是通过泌尿系统形成与排出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过滤和重吸收等过程
B.在入球小动脉处发生过滤作用,形成原尿
C.肾小管只能重吸收小部分水和全部葡萄糖
D.膀胱暂时贮存的尿液要经输尿管排出体外
【答案】A
【解析】
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2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A正确,B错误;肾小管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所以C错误;膀胱暂存的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输尿管是把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的结构,所以D错
试卷第2页,总11页
误。
4.临床上医生可根据经验初步判断病人的病变部位,如果病人出现“尿血”“尿糖”的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病变部位分别可能是 ( )
A.肾小球、肾小管
B.肾小球、肾小囊
C.肾小管、肾小球
D.肾小管、肾小囊
【答案】 A
【解析】
“尿血”现象指的是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原因可能是肾小球部位发炎导致其通透性增大,红细胞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原尿中,最后随尿液排出;“尿糖”现象指的是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肾小管病变无法重吸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
5.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 )
A.尿素 B.多余的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答案】C
【解析】
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可见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二氧化碳,C正确。
6.人体的每个肾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2]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6]内流动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试卷第2页,总11页
C.[4]内有血细胞、葡萄糖、尿素、水和无机盐等
D.[5]肾小管能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答案】D
【解析】
图示中[2]是出球小动脉,其内流动的血液仍为动脉血,含有较多的氧,A错误;[6]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要消耗能量,需要利用氧,分解有机物,其内的血液会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相比出球小动脉,其内的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多,B错误;[4]为肾小囊,其内的液体为原尿,不含血细胞,C错误。
7.如图为尿的形成示意图。与①相比,正常人②中的液体成分显著减少的是 (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尿素 D.无机盐
【答案】 B
【解析】
图中②是肾小囊,其内的液体为原尿,与①肾动脉的成分相比,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8.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液的形成即指肾小体的滤过作用
B.血液流经肾小球后,即可形成尿液
C.肾炎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可能增加
D.原尿中部分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
【答案】C
【解析】
尿液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A错误;血液流经肾小球后,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B错误;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红细胞,若肾小球有炎症,其通透性增强,可使本来不能滤过的红细胞、大分
试卷第2页,总11页
子的蛋白质被过滤到原尿内,最终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C正确;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D错误。
9.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滤过面积大
B.血液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