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专题14 病毒
一、知识结构导图
二、知识点巩固
2 / 14
病毒
1、病毒形态结构:个体极其微小(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电镜观察),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生命活动和繁殖: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生活。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病毒种类: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动物体内)、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体内)、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
4、病毒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引起疾病;(2)有利:疫苗;防治有害生物;基因工程。
三、冲刺提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0春•南关区校级月考)下列情况中一般不会使人传染上艾滋病的是( )
A.使用艾滋病病人用过的注射器
B.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生性行为
C.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共用牙刷
D.与艾滋病病人握手拥抱
【答案】D
【解析】A、使用艾滋病人用过的注射器,针管上就会接触到艾滋病人的血液,由此可能被传染上。A不符合题意;
B、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精液和***分泌物,与艾滋病人有过不安全的性行为,会传播。B不符合题意;
C、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携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共用牙刷,牙刷上就会接触到艾滋病人的血液,可能被传染上。C不符合题意;
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的接触与艾滋病病人握手拥抱不会传播。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0•安徽模拟)某幼儿园的大(1)班个别小朋友感染了“手足口”病后,园方为了预防病毒扩散传播,让全班小朋友在家中隔离观察一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3 / 14
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
【答案】A
【解析】对被确诊感染“手足口”病的人是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让全班小朋友在家中隔离观察一周,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故选:A。
3.(2020•揭西县模拟)同学们返校以后要坚持佩戴口罩及勤洗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研究病毒结构
【答案】B
【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的传播,我们返校以后要坚持佩戴口罩及勤洗手,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故选:B。
4.(2020春•广饶县校级月考)2018年1月1日后,可在省内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门诊进行咨询、预约或接种宫颈癌疫苗了。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如图(HPV)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到达宿主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通过微小糜烂面的接触而进入细胞内,停留在感染部位的上皮细胞核内复制并转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健康的人注射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医务人员只要带好口罩,就可以接触并治疗宫颈癌患者
C.对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
D.HPV形似球状,无细胞结构
【答案】B
【解析】A、给健康的人注射疫苗目的是使体内产生抗体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正确;
B、医务人员只要带好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但不可以接触并治疗宫颈癌患者,错误;
C、病人是传染源,因此对确诊病人进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正确;
D、HPV形似球状,无细胞结构,正确。
4 / 14
故选:B。
5.(2020•淄博模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中国积极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各地深入落实国务院有关《通知》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早发现、早诊断”能有效掌握疫情,及时采取控制传染源的防治措施
B.“隔离”措施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都有效
C.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也是引起新冠肺炎患者免疫反应的抗原
D.新冠肺炎患者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产生抗体,抗体会随病毒的消灭而消失
【答案】D
【解析】A、对新冠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A正确;
B“隔离”措施在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都有效。B正确;
C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新冠病毒人体后,会使人体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