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七年级上(北师大版)教材分析
广西师大附中 皮星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教材共分为三个单元七章书并包括一个引言《致同学们》。从《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来看,本书涵盖了《标准》10个一级主题中的第2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4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全部内容,第3主题“生物与环境”在教材中涉及其中的“生物的存在依赖一定的环境”这一二级主题,而作为新课改标志之一的科学探究在教材中贯穿始终。
本教材的编写思想与新课改精神相统一,重在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兴趣及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分析、得出结论,并将知识迁移用于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即培养“科学、技术、社会”的(S.T.S)思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是以往教材中缺乏的。新教材将情感教育渗透于每一节课中,使学生乐于探究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一、从教材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以及知识分类分析
1、教材内容选择
(1)教材从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出发,结合生物学科特点,突出人与生物圈,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学会健康地生活。教材第1单元第1章《生命的世界》一开头便提出生物圈这一概念,明确其范围,点明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在随后的第1章第2节中讲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初步让学生了解到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在教材的最后一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谈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谈到我国的植物资源、珍惜植物、植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让学生认识到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树立环保意识,正确处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从学科知识看,本册教材主要是学****植物,因此在有关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内容学****中主要以植物间接说明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2)教材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与相关课程内容衔接、难易适度。教材的编写不像传统教材那样,一开始就学****细胞,而是从认识生命开始,宏观地了解生物圈,在第1单元《认识生命》,由感性到理性,通过学生课外收集资料、课堂介绍交流生物、课后汇总整理,从现象到认识生物多样性的本质;通过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总结出生物的特征;然后通过实验,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紧接着,介绍生物学科学史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从表面看,前面的两章书罗嗦了31页似乎还没有进入生物学知识体系的正题,但是深入研究一下人的认知规律,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会发现前两章书给学生由小学《自然》科到初中的《生物学》一个缓冲和过度,让学生先对这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生物学,才能有后面章节的深入研究、学****科学探究是贯穿始终的,因此在开头要让学生养成这种观念。
另外,从各章的内容安排来看,主要以问题串导入,引导学生感知材料和理解教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比如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