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生物实验突破(人教版):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后作业.doc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8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初中生物实验突破(人教版):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后作业.docx
文档介绍: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使用滴管的正确方法是( )
2.有关下图所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唾液(淀粉酶)
B.应将图中B环节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唾液
C.图中C环节中的两支试管同时放在37℃的温水中
D.D环节中1号试管中浆糊变蓝
3.下列有关米饭在口腔内消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米饭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由大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物质
B.米饭在口腔内有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
C.口腔内米饭在唾液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就可以吸收
D.口腔内的唾液含有一系列酶,可以使米饭变成葡萄糖
4.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下列对该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实验结果是不变蓝
B.1、2号试管作对照,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处应滴加2毫升唾液
C.1、3号试管作对照,探究牙齿的咀嚼有助于食物的消化,C处应加入馒头块适量
D.D处的温度应该是37℃
5.下列有关米饭在口腔内消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米饭在口腔内经过牙齿的咀嚼,由大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物质
B.米饭在口腔内有化学性消化和物理性消化
C.口腔内米饭在唾液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就可以吸收
D.口腔内的唾液含有一系列酶,可以使米饭变成葡萄糖
6.在消化道中,既不具有消化功能,又不具有吸收作用的是( )
A.口腔和食道
B.咽和食道
C.胃和口腔
D.大肠和小肠
7.食物进入人体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的先后次序是( )
A.口腔、食道、咽、胃、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口腔、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D.口腔、胃、咽、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8.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起始位置分别是( )
A.口腔、胃、小肠
B.胃、小肠、大肠
C.胃、口腔、小肠
D.口腔、小肠、胃
9.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中,错误的叙述是( )
A.“鉴定淀粉的存在”用碘液
B.“唾液与清水、温度、是否搅拌”都是实验变量
C.淀粉主要在人体小肠中消化,但在口腔中开始消化
D.实验结论是唾液淀粉酶能够把淀粉消化成葡萄糖
10.某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小块,分别用刀细细的切碎、拌匀.②将馒头碎屑A与2毫升清水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B与2毫升唾液放入2试管中充分搅拌(如图);
③把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④10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各滴2滴碘液,摇匀。
(1)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______试管不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对______具有消化作用。
(2)1号试管在试验中起到的是______作用。
(3)实验中37℃左右的水温模拟了人体中的______温度。
参考答案
1.A
【解析】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要用到滴管滴加唾液或碘液,应将胶头滴管竖直放置在试管口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