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生物真题 一、选择题 1. 新冠病毒的各种变异毒株不断涌现,给防疫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新冠病毒是生物的依据 A. 具有繁殖特性 B. 具有遗传特性 C. 具有变异特性 D. 具有致病特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详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形态极其微小,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组成。新型冠状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里,能侵染细胞,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离开了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因此,说明新冠病毒属于生物的依据是能繁殖并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而具有致病特性不能说明是生物的依据。 故选D。 2. 在自然界中,一方面生物的生活和分布受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B. 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湿度可以不同 C. 生活于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其排尿量非常少 D. 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详解】A.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A错误。 B.探究实验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即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所以,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变量是光照,而湿度应该相同且适宜,B错误。 C.沙漠地区缺少水,故在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C正确。 D.蚯蚓有“活犁耙”和“天然肥料加工厂”的美称,是因为它们的钻穴和取食等活动可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体现了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D错误。 故选C。 3. 某一河流中存在着一条食物链:单细胞藻类→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曾经一些年份,当地某工厂向该河流排入了大量含某种有毒物质的废水,该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则上述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A. 剑水蚤 B. 蜻蜓幼虫 C. 小鱼 D. 大鱼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 【详解】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在食物链:单细胞藻类→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中,最高级营养级是大鱼,所以大鱼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 故选D。 4. 利用显微镜观察制作的叶片上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观察到的视野分别为下图中的甲和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若装片往左移,则视野中物像也会往左移 B.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比乙亮 C. 甲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观察到 D. 甲视野转换到乙视野时需调节粗准焦螺旋 【答案】B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观察同一玻片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远,看到的视野范围大、视野亮,细胞小、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近,看到的视野范围小、视野暗,细胞大、细胞数量少。 【详解】A.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因此若装片往左移,则视野中物像也会往右移,A错误。 B.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甲(低倍视野)比乙(高倍视野)亮,B正确。 C.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小。因此甲(低倍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乙(高倍视野)中可能观察不到,C错误。 D.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甲视野转换到乙视野时需调节细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B。 5. 细胞的生活靠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下列对于细胞核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控制中心 B.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