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考点11 人的由来(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考点微专题.docx


初中 九年级 下学期 生物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1.1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考点11 人的由来(考点详解)-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考点微专题.docx
文档介绍:
考点11 人的由来
人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向来是我们初中生物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人到底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又有怎样的过程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掌握呢?
关于人的由来这一部分,在中考中主要是通过选择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难度不大,大家只要认真复****就一定可以完全掌握。
人的起源和发展
人的生殖
青春期
人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
2、人类进化的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类。
3、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人类与类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4、现代类代猿与人类的区别:(1)制造工具能力不同;(2)脑发育程度不同;(3)运动方式不同
注意事项: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事实与观点:
事实是已经发现或证明确实存在的一种客观状态;
观点是科学家或某些人的看法、判断、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常表现为推论、预测、结论等各种主观表达方式。
【典例】
1.(2020·云南省中考真题)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北京猿人 D.黑猩猩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点睛】
只要掌握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就可轻松答题。
2.(2020·云南省中考真题)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
A.黑猩猩没有细胞色素c B.链孢霉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
C.响尾蛇在地球上出现早于天蚕蛾 D.由卵生到胎生是动物进化的总趋势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与人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小,与人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越大。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
A.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小,为0,并不是黑猩猩没有细胞色素,故
A错误。
B.链孢霉的细胞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人类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远,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大,人与链孢霉的亲缘关系最远,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最大,差异达到43%左右,但链孢菌与人类仍有亲缘关系,故B错误。
C.通过表格信息,不能看出响尾蛇在地球上出现早于天蚕蛾,故C错误。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分析可知由卵生到胎生是动物进化的总趋势,如哺乳动物是胎生和哺乳,鸟类、爬行动物、两栖类动物等动物的生殖方式是卵生,从图中也可看出卵生生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差异大于胎生生物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差异,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进化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准确分析表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3.(2020·湖南省中考真题)从古猿到人类的漫长进化历程中,古人类出现了许多区别于古猿的特征。下列描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前肢越来越粗壮有力 B.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C.直立行走,前肢解放 D.能够用火、产生语言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一代一代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并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产生了语言,进化***类。
【详解】
非洲大陆曾经发生过剧烈的地壳变动,形成了最大的断裂谷,断裂谷两侧的生态环境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地的森林古猿也因此逐渐分化成两支,一支仍旧生活在森林环境中的森林古猿,逐渐进化成为现代的类人猿;另一支生活在断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由于森林大量消失,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比如后肢越来越粗壮有力,逐渐形成了利用下肢行走的****惯,从而在以后的漫长岁月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