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自己编撰的).doc


初中 七年级 上学期 生物 苏科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9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自己编撰的).doc
文档介绍:
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提纲
第1章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第1节  生物与生物学
1、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其基本特征有:①身体由许多细胞有序构成的(除病毒外);②需要摄入营养物质;③进行呼吸与排泄;④具有生长发育;⑤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⑥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2节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另外,还有调查、测量等方法)。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进行科学观察应该注意:要将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要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观察;要边观察边思考。观察时还要注意用准确的文字、照片或图表等,将观察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
2、进行观察时,首先要根据观察目的,仔细看一看观察对象具有什么特征和特性。再根据观察到的特征和特性对观察对象作出分析、判断。有时候观察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如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可以用放大镜或显微镜。
3、实验可以给研究者提供现象、数据等资料,是检验科学假设、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如实地、及时地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实验时常需要使用一些器材。如试管、培养皿等。此外,安全也是实验中必须要重视的方面。
4、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①、主要结构
(1)目镜、物镜:目镜是用左眼观察的镜头,物镜是接近物体的镜头。
(2)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较小,可以使物像更
清晰;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
(3)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光圈,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
(4)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②、使用方法
(1)正确使用方法:取镜安放 对光 放置标本 观察 收镜 ;
收镜时,先将切片从载物台上取下收好,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将压片夹转向后方,反光镜转动到垂直方向。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下降,然后按照取镜时的拿法,将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2)显微镜中观察的像:倒像,例如“上” “ ”
(3)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4)排除污点:先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跟着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再转动目镜,若污点移动,则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皆不动则说明污点在物镜上。
(5)调节标本在视里中的位置:如果在视野中看到的像偏向左上方,则应把装片继续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像在视野中央。(偏在哪,朝哪移。)
(6)显微镜镜头要用擦镜纸擦(不能用纱布擦)。
(7)高倍镜使用:先用低倍镜对光,并调出清晰的物象,转动转换器,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象调清楚。低倍镜转成高倍镜后,视野变暗,视野中的物象体积变大,细胞数量变少。
5、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装片(用生物整体,或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切片(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玻片标本);涂片(液态的生物实验材料涂在玻片上制成的玻片标本)。
6、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