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初中物理专题2 声(解析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15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初中物理专题2 声(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专题2 声
一、单项选择题
1.(2020·四川省成都市)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
A.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故A错误;
B.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传播距离有关,距离越短,响度越大,反之越小,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空气、液体、固体三类,所以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2.(2020·山东省泰安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
B. “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
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故A正确;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B错误;
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小一些,故C错误;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2020·山东省济宁市)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②符合题意;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笛子里面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不同,会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0·江苏省泰州市)如图,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另一位同学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______产生的;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则听到声音的______会发生变化。
【答案】 (1). 振动 (2). 响度
【解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的振动产生的。
[2]用不同的力敲衣架,衣架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会发生变化。
5.(2020·江苏省连云港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 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