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2课戊戌变法.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中图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7.59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八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2课戊戌变法.doc
文档介绍:
学案
一、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这促使人们进一步寻求救国的方法。2·1·c·n·j·y
(2)时间:1895年。21世纪教育网
(3)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
(4)上书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5)意义: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2.变法准备工作
(1)创办报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等报刊,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2-1-c-n-j-y
(2)成立团体:他们还成立强学会等组织,形成了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二、百日维新
1.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1897年,德国和俄国分别占领胶州湾和旅顺港,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异常严重。
(2)变法图强的呼声:康有为又一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紧迫性,光绪帝决心实行改革。
2.内容
(1)经济上,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
(2)文化上,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3)政治上,裁撤冗官,任用维新派人士。
(4)军事上,编练新式陆海军。
(5)教育上,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
3.戊戌政变:维新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加以幽禁,并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外,其余变法令全部被废除。变法运动宣告失败。这次变法共持续了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百日维新。21·世纪*教育网
4.性质: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5.影响
(1)戊戌变法是维新派在民族危亡之际发起的一场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爱国救亡运动,它反映了民族的意志,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
(2)维新派积极倡导的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学说,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21*cnjy*com
【问题1】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意义。
探究: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在当时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21*cnjy*com
②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③戊戌变法同时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问题2】 戊戌变法无疑是进步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但它却很快失败了。请你仔细分析一下,导致它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探究: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较为薄弱,尚未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因而戊戌变法自始即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而康有为等维新派在推行新法时既缺乏成熟的理论武器,又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政治纲领。他们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又无法与封建主义断然决裂。所以,新政的推行并没有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