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中图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7.54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八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社会生活的变化.doc
文档介绍:
学案
一、文化生活的变化
1.原因
(1)西方列强的入侵。
(2)我国近代化的起步。
2.照相术传入:19世纪40年代,西方发明的照相术传入中国。拍照留影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并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21教育网
3.电影传入
(1)传入: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
(2)第一部影片: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它是一部无声电影。
(3)有声电影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出现了有声电影。
4.近代报刊业的发展:19世纪以后,中国出现了很多中外文近代报刊。在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www.21-cn-jy.com
5.出版业的发展: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它在出版文化典籍、编印教科书和工具书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社会风俗的变迁
1.剪发辫
(1)背景:清军入关以后,强令全国所有男人都留发辫,辫子成了清朝臣民的象征。
(2)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地兴起了剪辫风潮,成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革命的标志。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通令全国男子限期剪辫,以除去旧俗,做文明公民。
2.易服饰:大城市里穿西服的人逐渐增多。民国初年,中山装成为最具特色的男子服装,女子服装则以旗袍最为时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禁缠足:1912年,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令全国各省,禁止女子缠足。从此,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放足运动。【出处:21教育名师】
4.改称呼:1912年,孙中山颁布命令,废除清朝***上的“大人”“老爷”等旧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与此同时,跪拜、作揖等清朝通行的礼节也被废除,代之以鞠躬和脱帽礼。中外人员交往开始采用西方的握手礼节。【版权所有:21教育】
【问题1】 请你发表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的看法:剪掉辫子有什么好处?
探究:①剪掉辫子会更加安全,便于及时清洗,这样既讲究个人卫生又节省时间。外国人常常拿中国人的辫子取笑,有人还拿“辫子”骂人,现在没有借口了。
②剪掉辫子使人不仅在外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思想观念上也得到了更新。思想意识的变化是一切变化的前提和保证。21*cnjy*com
③剪掉辫子还具有更深层的社会意义:人们不仅剪发,而且还要理发,这样就促进了理发业的兴盛,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问题2】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颁布了一些革除旧俗的法令和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改称呼:废除清朝***上的“大人”“老爷”等旧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请你谈一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什么要改称呼?
探究:①政府是处理行政事务的机关,政府中的职员是人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该有非分的称呼。②清朝官员有“大人”“老爷”等称呼,这明显反映了封建的等级制度,落后而腐朽;共和国追求民主平等,如果再以“大人”“老爷”等作为称呼,是对共和政体的玷污。而以官职作为称呼,既表示对人的尊重,又没有等级之分,适用于当时的共和政体。
1.西方的照相术传入我国后,最先开设赢利性照相馆的应该是下列哪些城市(  )
A.上海、广州 B.西安、洛阳
C.北京、天津 D.重庆、武汉
2.假如你生活在中国近代,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有人乘火车旅游 B.有人在电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