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历史 中图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6.23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八年级历史(中图版)上册导学案:第三单元 第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doc
文档介绍:
学案
一、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
3.遵义会议之前的长征路线:突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占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4.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由***、***、王稼祥负责。实际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意义:这次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1·cn·jy·com
二、长征的胜利
1.遵义会议之后的长征路线:遵义会议后,***领导红军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又急行军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在彝族人民的帮助下,顺利通过大凉山地区。接着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高耸入云的大雪山,通过荒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草地。1935年10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www-2-1-cnjy-com
2.长征的结束: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会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的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长征结束后,中国工农红军开赴抗日前线,成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生力军。2-1-c-n-j-y
【问题1】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探究:①自遵义会议后,革命队伍有了正确的领导,中国革命的发展从此打开了新局面。在***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军民之间实现了大团结,保证了长征的胜利,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来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教育】
②从长远看,中国革命经受住了种种考验,从胜利走向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实践充分证明,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问题2】 依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你能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吗?
探究:湘江;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江;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上抗日 B.使中国革命的重心转移
C.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D.加强同苏联的联系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事件(  )【出处:21教育名师】
A.长征 B.南昌起义 C.反“围剿” D.北伐战争
3.以下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遵义会议 ②过雪山、草地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