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汪庙中学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生物 北师大版

1340阅读234下载13页7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汪庙中学八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汪庙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
1.***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涉及的动物运动方式有(  )
A.飞行、游泳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爬行
 
2.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是生物圈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食物链 D.食物网
 
3.下列的微生物中,能将复杂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的是(  )
A.病毒 B.蓝藻 C.蘑菇 D.根瘤菌
 
4.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  )状态下.
A.实验室里 B.野外自然状态下
C.家养状态下 D.放在密闭的笼子里
 
5.人和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组成.
A.骨 B.骨连接 C.骨骼肌 D.A B C三项
 
6.微生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生物圈中可以充当(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三项都对
 
7.骨膜内不含有的结构是(  )
A.神经 B.血管 C.成骨细胞 D.骨髓
 
8.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是因为(  )
A.无机物多于,易变形 B.有机物多于,易变形
C.有机物多于,易骨折 D.无机物多于,易骨折
 
9.下列关于动物为学****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后天形成的
B.必须借助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
C.比本能更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
D.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10.下列现象,属于学****行为的是(  )
A.鱼的生殖洄游 B.飞蛾扑火
C.手被针扎后急速抽回 D.幼猩猩仿母猩猩的动作
 
11.下列动物行为中,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A.亲鸽衔虫喂雏鸽 B.鸟占巢区并筑巢
C.松鼠将蕈类挂在树枝上 D.雄鸟在雌鸟身旁“跳舞”
 
12.下列不属于我国特产珍稀动物的是(  )
A.孟加拉虎 B.大鲵 C.扬子鳄 D.金丝猴
 
13.从动物保护策略上分析,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属于(  )
A.就地保护 B.异地保护
C.开展法制教育和管理 D.建立保护区
 
14.棕熊属于(  )
A.植食动物 B.肉食动物 C.杂食动物 D.以上都不是
 
15.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如这些自养型微生物属于(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消费者
 
16.在一个由“草→鼠→狐”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狐,鼠将会(  )
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
C.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 D.仍保持相对稳定
 
17.下列动物中不能帮助植物传粉的是(  )
A.蜜蜂 B.蝴蝶 C.燕子 D.马蜂
 
18.下列哪一条食物链能够成立(  )
A.植物→鹿→羚羊→山鹰 B.植物→鼠→蛇→山鹰
C.阳光→草→兔→狐 D.田鼠→蛇→山鹰
 
19.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人们可以利用酵母菌来制作泡菜
B.酿酒和制作面包都是利用了同一种细菌
C.艾滋病病毒侵染的是人体的肝脏细胞
D.人们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制作酸奶
 
20.你认为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应包括下列哪一项?(  )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的种子
D.能够净化空气
 
21.在制作并观察纸飞机的落地实验中,你得出的结论是(  )
A.飞行距离与纸飞机的行状无关
B.飞行距离与纸飞机的行状有关
C.一张纸和纸飞机落地状态相同
D.以上结论都不对
 
22.下列关于骨骼肌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由两端的肌腹和中央的肌腱构成
B.骨骼肌由两端的肌腱和中央的肌腹构成
C.骨骼肌由两端的血管和中央的肌腹构成
D.骨骼肌由两端的神经和中央的肌腱构成
 
23.下列容易找到蘑菇的地方是(  )
A.潮湿的岩石上
B.潮湿松软的土壤或潮湿的木桩上
C.马路上
D.干躁的土壤或干躁的木桩上
 
24.雄海象因为要拥有一群雌海象,而与其他雄海象争斗,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社群行为
 
25.在动物的栖息环境中,对动物加以保护的方式属于(  )
A.就地保护
B.易地保护
C.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相结合
D.既不属于就地保护也不属于易地保护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