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202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化学试卷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由液化产生的是 A. 吉林雾淞 B. 草上露珠 C. 浓雾消散 D. 冰雪融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A.雾淞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叶上有露珠,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浓雾消散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冰雪融化冰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在高压线下钓鱼 B. 使用试电笔时手接触笔尖金属体 C. 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 D. 使用电视机时,将防尘布罩从散热孔拿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高压线下钓鱼,鱼线很容易接触到高压线,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使用试电笔时,手一定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如果测电笔接触火线,手接触笔尖金属体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错误; C.把电池的两端用导线直接连在一起,电路会发生短路,会损坏电源,故C错误; D.使用电视机时,将防尘布罩从散热孔拿开,有利于电视机散热,故D正确。 故选D 3.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诗词、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俗语蕴含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 ) A.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平面镜成像特点 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C. 四两拨千斤——省力杠杆 D. 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猪八戒照镜子,利用了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四两拨千斤的现象,可以利用省力杠杆来实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可以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成语“水滴石穿”,比喻力量虽小,但只要坚持,功到自然成。从物理的角度分析∶①力改变了石头的形状;②水滴冲击石头时,石头对水滴没有作用力;③水滴加速下落过程,重力对水滴做了功;④水滴加速下落过程,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水滴石穿,水由于重力而下降作用在石头上,石头的形状逐渐改变,故①正确; 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滴冲击石头时,石头对水滴也有相互作用的力,故②错误; ③水滴加速下落过程,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水滴下降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重力对水滴做了功,故③正确; ④水滴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大于空气的阻力,做加速下落运动,受到的是非平衡力的影响,故④错误。 故选A。 5.避险车道是在长且陡的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刹车失灵车辆驶离正线并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如图所示是上坡险车道型避险车道,避险车道上铺有很多小石子,车道尽头有废旧轮胎或防撞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小石子可以増大失控车辆与避险车道之间的摩擦力 B. 失控车辆在避险车道向上运动速度减小时,动能减少 C. 失控车辆撞击废旧轮胎时,将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D. 在避险车道上停下来的失控车辆仍具有惯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石子增大了地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増大失控车辆与避险车道之间的摩擦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动能的大小和速度有关,物体质量不变时其速度减小,动能会随之减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失控车辆撞击废旧轮胎时,将动能转化成废旧轮胎的弹性势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在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为了让全班同学都能看清讲台上温度计的示数,老师用手机对着温度计摄像(如图),并通过调节好的投影仪,将温度计示数投影到大屏幕上,但发现大屏幕上的温度计示数比较暗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用手电筒照亮温度计示数可使大屏幕上的示数明亮 B. 用手电筒照亮大屏幕可使大屏幕上的示数明亮 C. 温度计的示数在大屏幕上成缩小的实像 D. 温度计的示数在大屏幕上成放大的虚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用手电筒照亮温度计示数可使温度计反射进入投影仪的光更多,使大屏幕上的示数更明亮,故A项正确; B.用手电筒照亮大屏幕不能使大屏幕上的示数明亮,故B项错误; CD.温度计示数在大屏幕上成放大的实像,故CD项错误。 故选A。 7.在大型赛事的短跑比赛中,赛道起点均安装有电子起跑器。电子起跑器可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