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 1.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勇敢坚毅,使疫情防治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下列说法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新冠病毒2019 nCoV的直径约为0.1 mm B. 测温枪工作电压约为220 V C. 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7 D. 一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重力约为1N 【答案】C 【解析】 【详解】A.新冠病毒2019 nCoV的直径约为30到450nm,故A不符合实际; B.测温枪的工作电池为两节5号串联,故工作电压为3V,故B不符合实际; C.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7,故C符合实际; D.一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的质量约10g左右,重力约为0.1N,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2.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观测到了十分罕见的“金边”日环食,这是观测天象、了解和研究太阳的好时机,也是全年最重要的天象之一。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该天象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手影游戏 C.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雨后彩虹 【答案】B 【解析】 【详解】A.日环食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水中倒影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游戏是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故B符合题意; 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故C不符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 B. 内能和温度有关,0 ℃以上的物体才有内能 C. 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且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难以被压缩,故A错误; 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以下的物体也有内能,故B错误; C.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 D.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飞机的外壳、机翼、机尾、引擎的许多部件都是用硬铝做的。硬铝是在纯铝中加入少量的铜、镁、锰、硅、铁制成,克服了纯铝软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飞机所在高空的气温低,气压高 B. 硬铝硬度大且密度较小,可以增加机体强度,减小飞机质量 C. 飞机起飞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 飞机燃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气压和气体密度有关,飞机处在高空时,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的密度小,所以气压低,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硬铝的特点是硬度大,密度小,根据公式可知,在体积一定时因为硬铝的密度小,所以质量小,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是,空气在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快压强小,这样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从而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飞机的升力,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飞机使用的燃油分为航空汽油和航空柴油两大类,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0 年6月23日,我国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官卫星的发射,全面建成了北斗系统。该系统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关于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 星箭分离前,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C. 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 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光纤通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当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相对于地球的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A错误; B.由于星箭分离前,二者的位置是固定的,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并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故B正确;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做圆周运动,由于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以,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卫星通信,而不是光纤通信,故D错误。 故选B。 6.小明家正在进行新房装修,需要安装一盏在一楼和二楼都能控制的楼梯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S1和S2是单刀双掷开关,图乙是已经安装的电能表。为保证安全用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