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濰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试题 2020.7 注意事项: 1.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是选择题,第Ⅱ卷是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共20分。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每小题得2分。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首先发现杠杆原理是( )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C. 帕斯卡 D. 焦耳 【答案】A 【解析】 【详解】首先发现杠杆原理的是21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 B. 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 两者音色相同 D. 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人耳能够听到军鼓声音,而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所以军鼓的声音不属于超声波,故B错误; C.礼号和军鼓是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物体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故C错误; D.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两者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日环食 B. 色散 C. 镜中小猫 D. 露珠下的叶脉 【答案】A 【解析】 【详解】A.日环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色散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镜中小猫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露珠相当于一个放大镜,露珠下叶脉看起来变粗,所以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某同学游玩时捡到一物体,对该物体加热,测得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体是非晶体 B. 该物体的熔点为80℃ C.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不吸收热量 D. 第10min到25min时间内物体的内能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象可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80℃.故A错误,B正确; CD.物质从第10min到25min时间属于熔化过程,保持温度不变,但继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CD错误。 故选B。 5.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 C.冰是液态的水凝固变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6.在一次军事演****中,坦克要经过一沼泽地,工兵连迅速在沼泽地段铺设了宽木板,坦克得以顺利通过,是因为铺设木板后( ) A. 坦克的重力变小 B. 对地面的压力变小 C. 对地面的压强变小 D. 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沼泽地段铺设宽木板,不会改变坦克的重力以及对地面的压力,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在高压电线下放风筝 B. 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台灯 C. 去掉二脚插头中较长的插脚 D. 使用试电笔时用手指抵住其上端的金属帽 【答案】D 【解析】 【详解】A.据安全用电的原则可知,高压线是高压带电体,故应远离,所以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是不安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是电的导体,用湿抹布擦擦正亮着的台灯灯泡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 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所以三脚插头中较长插脚(连接地线)绝对不能去掉,否则可能使金属外壳带电,人体接触造成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接触金属笔尾,笔尖接触电线,可辨别火线与零线,故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