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仙桃、潜江、江汉油田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理 科 综 合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春第1页、第5页装订线内和答题卡上,并核准条形上姓名和准考证考后贴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2.选择题的答案选出后,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雪改动,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区城内,写在试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可能用到的物理量∶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B. 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C. 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 D. 课桌的高度为1.2m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2mm,故A不符合题意; B.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cm,故B不符合题意; 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 18cm=1.8dm 故C符合题意; D.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D. “震耳欲聋”主要描述声音的音调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奏长笛时,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 C.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比在固体中慢,故C错误; D.“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A 3.以下选项中,没有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 ) A. 图甲,赛车尾部安装气流偏导器 B. 图乙,气垫船船体脱离水面行驶 C. 图丙,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 D. 图丁,高铁站站台上划定安全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甲,赛车尾部安装气流偏导器,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赛车获得更大的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乙,气垫船船体脱离水面行驶,是通过向下喷气使船体离开水面,没有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 C.图丙,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升力,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丁,高铁站站台上划定安全线,是用来防止由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而产生向铁轨里的压力差所带来的危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配备了新型全自动摄像测温告警系统。如图,晨晨同学正在通过学校测温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镜头离晨晨同学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 B. 显示屏上晨晨的头像说明,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 C. 显示屏上晨晨的体温值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测出的 D. 当晨晨的体温为36.5℃时,告警系统会报警 【答案】C 【解析】 【详解】A.摄像系统的原理是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镜头离晨晨同学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以外,故A错误; B.显示屏上晨晨的头像说明,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B错误; C.测温系统接收到人体的红外线显示温度,所以显示屏上晨晨的体温值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测出的,故C正确; D.当晨晨的体温为36.5℃时,是正常体温,告警系统不会报警,故D错误。 故选C。 5.在干燥的环境下,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其中一根靠近被吊起的另一根,它们相互排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 B. 玻璃棒得到电子带正电 C. 在潮湿的环境下重复实验,它们相互吸引 D. 玻璃棒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绝缘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A正确,B错误; C.在潮湿的环境下重复实验,潮湿的空气导电性比较强,玻璃棒上带的电荷会被空气导走,两根玻璃棒之间没有作用,故C错误; D.玻璃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会变成导体,故D错误。 故选A。 6.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汽化 B. 蒸发和沸腾都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都是吸热的 C. 清晨,路边的草上结有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D. 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水蒸气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