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word解析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上学期 物理 鲁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38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word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考试范围:鲁科版八上;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下列对长度和速度的估计中,错误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 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8dm
C. 人步行的速度一般为1.1m/s D. 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km/s
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这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水 B. 桥 C. 人 D. 地面
关于下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放在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会“跳舞”,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扬声器在振动
B. 电子琴可以演奏出一个管弦乐队的效果,它是模仿乐器的音调
C. 人们利用次声波的反射制成声呐,可用来确定潜艇的位置
D. 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如图所示,暑假期间,小刚和爷爷到湖里去叉鱼。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然而,当他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在图7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原因的是(    )
A. B. C. D.
晚上,小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
,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他父亲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B. 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 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D. 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关于密度公式ρ=mV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D. 对于同一种物质,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无关
当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那么(    )
A. 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会成清晰的像
B. 利用该图所示的成像特点可制成照相机
C. 图中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物理上常用示波器显示声波的波形特点。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B.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
C. 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
D. 发声时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如图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    )
A. 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应垂直放置于平面镜上
B. 为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间的关系,应多次改变光线AO与ON间的夹角
C. 为研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应绕ON前后折转入射光线所在的光屏E
D. 如果让光线沿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
小红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B. 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
C. 把200g酒精倒掉100g,剩下酒精的密度变为0.4×103kg/m3
D. 用铜、铝两种金属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立方体,铜的体积较大
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中。(    )
①入射角是60°
②反射角是30°
③折射角是60°
④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A. 只有③正确 B. 只有①④有正确
C. 只有②③正确 D. 只有①③④都正确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3s时甲在乙的后方
③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④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A. 只有②③正确 B. 只③④有正确
C. 只有①④正确 D. ①②③④都正确
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中“高”是指声音响度大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③“绿树荫浓夏日长”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④“潭清疑水找”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②③有正确
C. 只有②③④正确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