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物理第十六单元 电流和电路【真题训练】(解析版).doc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2页1.08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物理第十六单元 电流和电路【真题训练】(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十六单元 电流和电路【真题训练】(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21·贵州贵州·中考真题)在“会飞的章鱼”实验中,将塑料袋剪成细丝制成“章鱼”,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将摩擦后的“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摩擦后的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使飞起来,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吸引;
C.摩擦后的“章鱼”与毛巾带上了同种电荷;
D.“章鱼”飞起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A.毛巾与塑料管摩擦,由于摩擦发生电荷的转移,毛巾与塑料管带电,不是创造电荷,故A错误;
B.毛巾摩擦后的“章鱼”细丝带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故B错误;
C.毛巾摩擦“章鱼”,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故C错误;
D.毛巾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塑料管和“章鱼”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章鱼”飞起的原理与验电器工作原理相同,故D正确。故选D。
2.(2021·辽宁辽宁·中考真题)将摩擦后带正电的泡沫餐盘放在桌面,将几个不带电的泡沫小球放在餐盘上使小球带电,会看到小球上下跳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餐盘带正电是因为得到了电子;
B.小球与餐盘接触瞬间,电流方向是从餐盘到小球;
C.小球由于与餐盘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向上运动;
D.摩擦后的餐盘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BCD。
【解析】A.餐盘带正电是因为失去了电子,故A错误;
B.小球与餐盘接触瞬间,小球上的电子转移到餐盘上,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所以电流方向是从餐盘到小球,故B正确;
C.由于小球上的电子转移到餐盘上,小球带正电,小球和餐盘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向上运动,故C正确;
D.摩擦后的餐盘发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故D正确。故选BCD。
3.(2021·浙江宁波市·中考真题)1909年起,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一束带正电荷的极大多数不改变金箔高速α粒子流轰击一片很薄的金箔,并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运动方向的α粒子现象和已有知识,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要解释本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下列知识中不需要用到的是(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一个α粒子的质量比一个电子的质量大得多
【答案】B。
【解析】A.α粒子带正电荷,部分α粒子运动方向改变,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但与α粒子的散射实验无关,故B符合题意;
C.部分α粒子运动方向改变,是运动状态改变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
D.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由于α粒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电子不可能使α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D.这种相互排斥现象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原理相同
【答案】D。
【解析】AB.摩擦的方法使头发与气球里的电子发生转移,而使头发与气球带异种电荷,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分子发生转移,故AB项错误;
CD.两只相同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后,头发与气球因为相互摩擦而带异种电荷,两只相同的气球带的是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故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5.(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摩擦起电使物体产生了电子,带上了正负两种电荷;
D.超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答案】A。
【解析】A.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研究真空管放电实验,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故A正确;
B.分子是用肉眼看不到的,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只能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产生了电子,故C错误;
D.超导体是某种材料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电阻为0的现象,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