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五四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 大钟的回声 B. 大钟在继续振动 C. 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 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较长的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了一下,下列关于甲同学听见声音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听见一次声音,声音是空气传播过来的 B. 甲同学听见两次声音,最先听见的声音是空气传播过来的 C. 甲同学听见一次声音,声音是钢管传播过来的 D. 甲同学听见两次声音,最先听见的声音是钢管传播过来的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A. 能听见水中音乐芯片播放的音乐 B. 纸屑在发声的扬声器上跳动 C. 土电话通过绷直的线传播声音 D. 抽气过程听到铃声逐渐变小 在100m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如果是在听到发令枪响才开始按表计时的,则记录下的时间比运动员所用的实际时间( ) A. 偏大 B. 相同 C. 偏小 D. 都有可能 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A. 音调变高 B. 音调变低 C. 响度变大 D. 响度变小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动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图,有关图形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音调相同的是乙、丙 B. 声音响度相同的是甲、乙 C. 甲的响度小,乙的响度大 D. 丙的频率小,丁的频率大 下列各组动物、仪器和自然现象,不能产生次声波的是( ) A. 大象 B. 火山喷发 C. 台风 D. “B”超机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音调、响度和音色 下列声音不属于噪声是( ) A. 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 B. 城市里的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C. 深夜楼上传来的钢琴声; D. 自****课的喧哗声;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 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D. 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D.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下列技术应用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 利用鸣枪声警告歹徒 B. 利用超声波将普通水“击碎”成水雾,增大房内空气的湿度 C. 利用超声诊断仪检查人体内脏器官 D. 利用超声波探查金属、陶瓷、塑料、混凝土等材料制品的内部结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6.0分) 声音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______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填“>”、“<”或“=”) 某同学在瓶子里装上不同高度的水吹奏乐曲。音乐声是靠空气柱的______产生的,吹不同的瓶子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听漏工是城市自来水管理中一个特殊职业。如图所示,听漏工用“听漏杆”判断地下自来水管是否漏水。他们只要将杆一端贴在地下自来水管上,一端贴在耳旁,就能听到自来水管道里的动静,从而初步判断水管是否漏水和漏水位置。听漏工通过听漏杆听自来水管道里的“动静”利用的物理原理是______。 辨别声音既可以通过______(如:辨别出男同学、女同学的声音等),也可以通过______(如:闻其声知其人、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等)。 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6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m,真空中的声速为______。 如图所示,用装有少量水的高脚杯研究声音的特性.用一只手按住高脚杯的底座,另一只手的手指用水润湿后,沿杯口边缘摩擦,便会听到声音,声音是由玻璃杯的_________产生的,适当增加用力摩擦,听到声音的响度会________.仅加快手指摩擦杯口的速度,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_____,表明玻璃杯振动的频率_____.向高脚杯里加水,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均发生变化,随着水量的增大,音调_____.声音的音色是由声源的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决定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随着瓶内空气被不断抽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