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二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00分 3.本试卷g=10N/kg 4.使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 家用液晶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00W 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0dm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A不符合生活实际;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B符合生活实际; C.家用液晶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0W,C不符合生活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0cm,D不符合生活实际。 故选B。 2.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B.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 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性质 D. 在学校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答案】C 【解析】 【详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该能量将结石震碎,故C正确; D.在学校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3.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清晨结露 C. 深秋凝霜 D. 泼水成冰 【答案】A 【解析】 【详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吸热,故A符合题意; B.清晨结露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过程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深秋凝霜是凝华现象,由水蒸气凝华成冰霜结晶,凝华过程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D.泼水成冰是液体凝固成固体,凝固过程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B. 碗中筷子“折断” C. 墙上的手影 D. 物体在水面上的倒影 【答案】D 【解析】 【详解】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这是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碗中筷子“折断”是光的折射现象,所以看到筷子像折了一样,故B不符合题意; C.墙上的手影,这是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着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光传播在光滑的介质表面将会发生反射现象,物体在水面上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爱物理,爱生活”,对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体现。下列对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B. 利用荧光物质进行防伪,是因为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 炒菜时,菜很快熟了,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菜的内能 D. 高原地区不易用水煮熟食物,是由于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汽车刹车后不会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有运动状态,惯性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能用受到来描述,故A错误; B.红外线对温度敏感,用红外线可以制作红外线夜视仪和进行电视遥控,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紫外线来识别真伪,故B错误; C.炒菜时,菜很快熟了,是因为锅温度高,菜温度低,发生了热传递,菜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C错误; D.气压越低,沸点就越低,高原地区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所以高原地区不易用水煮熟食物,故D正确。 故选D。 6. 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箱子的推力没有做功 B.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 人对箱子的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和物体在这的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人对箱子施加了力,但箱子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可知人的推力没有做功,故A正确; B.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作用在箱子上,这两个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人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