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物理 第I卷(选择题) 1. 在学校、医院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A. 防止噪声产生 B. 阻断噪声传播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 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只有A符合题意. 2. 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 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 D. 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A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故AB错误; C.某同学体温为36.6℃,低于37℃,体温正常,故C正确; D.如果液体的温度高于42℃或低于35℃,不能测量液体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能成等大清晰的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 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D. 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会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等大像时,由图可知 u=20cm=2f 解得f=10cm,故A错误; B.把蜡烛移至刻度尺10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40cm,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把蜡烛移至刻度尺32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为18cm,等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这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故C错误; D.把蜡烛移至刻度尺45cm处,凸透镜不动,此时物距为5cm,小于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的是虚像,不能在光屏上不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4.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水的密度是,表明的水质量是 C.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 D. 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731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不变 【答案】D 【解析】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和体积无关,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相同,故A错误; 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明1m3的水质量是1.0×103kg,故B错误;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故C错误; 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变化,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731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样品的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5. 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某运动员参加短道速滑比赛。下列对比赛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令枪响前,运动员静止时所受的支持力与他对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用力向后蹬来获得向前的动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运动员在经过弯道时不再用力向后蹬,此时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D. 冲线后,运动员停止用力仍能滑行很远,是因为运动员不受阻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而运动员静止时所受的支持力与他对冰面的压力有两个受力物体,故A错误; B.发令枪响后,运动员用力向后蹬来获得向前的动力,利用的是地面对运动员的反作用力,故B正确; C.运动员在经过弯道时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 D.运动员停止用力仍能滑行很远,是运动员具有惯性,会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6. 下列四幅图是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设计的实验方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甲、乙对比,可探究压力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B. 通过甲、丁对比,可探究接触面积的大小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