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22—《光学实验》.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9页61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22—《光学实验》.docx
文档介绍:
第30页,共31页
第1页,共31页
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22—《光学实验》
1.(2020辽宁大连)实验课上,同学们分组探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的虚实、正倒和大小”。某小组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F”形LED发光体。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和刻度尺(量程为0~30cm)。
(1)第一次实验时,该小组调整好LED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如图甲所示。将发光体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通过移动______来达到预设的物距。
(2)调整物距后。移动光屏承接到倒立的实像。该小组发现这个像的高度与发光体很接近,依靠视觉很难比较该像与发光体的大小关系。为了能确定两者的大小关系。则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在本次实验中。光屏上的像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像距v1=______cm。
(3)该小组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凸透镜的焦距f=10cm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的虚实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像距v/cm
1
19.0
实像
倒立
放大
v1
2
16.0
实像
倒立
放大
26.9
3
13.0
实像
倒立
放大
43.6
分析表中信息,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
(4)得出结论后。该小组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他们发现其他小组选取了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也得到了与自己相同的结论。这样使该探究的结论更______。
第2页,共31页
第31页,共31页
2.(2020湖北荆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如图所示,若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移到标尺刻度的______范围内(选填标号)。
A.40~50cm
B.50~60cm
C.60~70cm
D.70~80cm
(2)若将图中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所成的像将逐渐变______(“大”或“小”)。利用这个规律可知:我们在照毕业合影时,如果最边缘的两个同学未进入取景框,则此时摄像师应______(“靠近”或“远离”)我们。
(3)若将蜡烛放在图中离凸透镜8cm处,此时______(“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像。
3.(2020甘肃金昌)吴江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一个凸透镜、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光源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把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吴江小组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是第一次实验中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
第30页,共31页
第3页,共31页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40
13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3
4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①吴江小组忘了记录第1次像的性质,表格中标有“△”的位置像的性质是______;
②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
③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在透镜的右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______侧(选填“左”或“右”)。
4.(2020湖北荆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如图所示。现进行如下操作:
(1)将蜡烛第一次放置在M处,第二次放置在N处,则蜡烛与所成像的位置关系为______。
A.两次都在凸透镜同侧
B.两次都在凸透镜两侧
C.第一次在凸透镜同侧,第二次在凸透镜两侧
D.第一次在凸透镜两侧,第二次在凸透镜同侧
(2)某次实验中将蜡烛放置在P处,光屏上所成的像在Q处,现将蜡烛放置在Q处,根据______原理,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在”或“不在”)P处。
第4页,共31页
第31页,共31页
5.(2020湖南湘潭)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i
30°
40°
50°
60°
∠r
30°
40°
50°
60°
(1)图表中∠r表示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