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8页2.25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精品解析:202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牡丹江、鸡西地区朝鲜族学校联合体试卷202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3.g取10N/kg.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对于生活中物理量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初三学生小明的身高为15.2m B. 教室中一根粉笔重500g
C. 黑龙江省夏天的气温为55℃ D. 一节干电池的的电压为1.5V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初三学生小明的身高为1.52m,故A不符合题意;
B.教室中一根粉笔重5g,故B不符合题意;
C.黑龙江省夏天的气温为30℃,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节干电池的的电压为1.5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为2V,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 在校园合唱比赛中,老师将同学们分为高音部和低音部,他是依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振幅 D. 音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高音部和低音部,指的是声音振动频率的不同,即音调的不同,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3. 根据下列图片以及文字描述,错误的是(  )
A. 钻木取火靠热传递产生内能
B. 烧水时,壶嘴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C.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 轱辘提水不可以省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钻木取火靠做功产生内能,涉及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壶嘴的“白气”是液态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当孔足够小时,蜡烛通过小孔会成像,其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轱辘提水可以省力,但是不可以省功,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在初中物理的学****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许多的物理实验,其中可以揭示发电机原理的是(  )
A.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 奥斯特实验
C. 电磁感应现象 D. 自制电磁铁
【答案】C
【解析】
【详解】A.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是电动机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奥斯特实验原理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B不符合题意;
C.发电机原理是闭合线圈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会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原理,故C符合题意;
D.自制电磁铁原理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规则的是(  )
A. 用湿抹布擦拭发亮的灯泡 B. 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C. 雷雨天站在树下避雨 D. 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湿抹布擦拭发亮的灯泡,会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用电安全,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避免人触碰到外壳而出现了触电事故,故B符合题意;
C.雷雨天不能站在树下避雨,故C不符合题意;
D.不能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不靠近高压带电体,不接触低压带电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随着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B. 热机的效率无法达到100%
C. 热传递的实质是热量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D. 冬天在家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内出现“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因为总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是无法达到100%,故B正确;
C.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故C错误;
D.浴室中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B。
7.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轮胎上的花纹可以增大摩擦力
B. 荡秋千时,小孩的机械能不守恒
C. 盘山公路不省距离,但是省力
D. 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是受到了运动员对它做的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A.轮胎上的花纹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荡秋千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小孩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盘山公路费距离,但是省力,因为在斜面上,推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是由于惯性继续前进,此时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力的作用,故运动员对球不做功,故
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 下列对于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