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化的发展 一、单选题 1.“厂卫”制是明代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特色”。据《明史·职官五》记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就其职责而言,历史上对“厂卫”之士的最准确评价应该是( ) A. 皇家卫士 B. 国家栋梁 C. 帝王奴才 D. 朝廷鹰犬 2.唐、宋元时期,我国对外交流十分活跃,大批外国学者来到中国,或经商致富,或学****求成,明清以后,中外交流一改前朝,逐渐冷落。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 A. 闭关政策的推行 B. 民族压迫政策的推行 C. 中国政局动荡 D. 航海事业衰落 3.观察漫画,分析大清国不开门导致的消极影响包括( )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下列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市、坊分开的局面 B. 宋朝时期出现“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C. 明朝从南美洲引进粮食作物—玉米和甘薯 D. 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杜绝一切对外贸易 5.清代前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指( ) A. 严格限制对外交易 B. 封闭关口,严守疆域 C. 不许外国人来华 D. 禁止中国对外交往 6.为了巩固政权,明太祖采取的政治措施有( ) ①设立军机处 ②废除丞相制度 ③设立锦衣卫 ④奖励垦荒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赵秉忠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科举状元,他的殿试卷子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卷肯定涉及到的内容有( ) A. “四书”“五经” B. 经济政策 C. 诗词歌赋 D. 政事评论 8.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着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 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9.当西方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时,中华文明却日渐落伍。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有( ) ①专制皇权高度加强 ②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下列有关近代前夜的中国社会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皇权进一步加强 ②中国人与外国人通商非常方便 ③经济结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④要与外国人做生意只能到广州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清代史学家赵翼在评价某官职的职能时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他评论的是( ) A. 唐代的六部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