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1届中考化学一轮微专题复习学案: 微粒构成物质.docx


初中 七年级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69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1届中考化学一轮微专题复习学案: 微粒构成物质.docx
文档介绍:
2021届中考化学一轮微专题复****学案: 微粒构成物质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1 物质的微粒性
1.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微粒主要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如二氧化碳由 分子 构成;所有金属和稀有气体都由 原子 构成;***化钠由 离子 构成。 
2.分子、原子和离子
(1)分子
定义
保持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性质
①体积、质量都很小;②不停地运动;③分子间有间隔;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相同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构成的
物质
多数非金属气体单质,如氢气、氧气、氮气等;
气态的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2)原子
定义
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 粒子
性质
①体积、质量都很小;②不停地运动;③原子间有间隔;④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相同
构成的
物质
金属单质,如铁、铜等;
少数固态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石墨等;
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等
(3)离子
定义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 阳 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 阴 离子
电性
一个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的数目就是离子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得电子后带 负 电,失电子后带 正 电
构成的
物质
如金属氧化物(氧化镁)、盐(碳酸钠)、碱(氢氧化钠)等
(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微粒
原子
分子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
联系
(5)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微粒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量的
关系
质子数 等于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大于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小于 核外电子数
电性
不显电性
带 正 电
带 负 电
符号
元素符号(如H)
离子符号(如H+)
离子符号(如Cl-)
联系
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1)分子基本性质的运用。“分子在不断运动”:溶解、扩散、升华、挥发、汽化、闻到气味等。注意: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之间有间隔”:体积变化、三态变化、溶解、热胀冷缩等。
(2)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可能只是分子间间隔或运动速率发生了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3)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典例1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观点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B
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分的
C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D
5 mL苯和5 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 mL
微粒间有间隔
【解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说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