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化学一轮微专题复****学案: 物质的变化及反应类型
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4.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5.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6.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7.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名师考点精讲
考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必考]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区
别
概念
没有新物质 生成的变化
有新物质 生成的变化
含义
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间隔或运动速率等发生变化,但微粒本身不变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现象
多表现为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
伴随发光、放热(或吸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实例
水的沸腾
水的电解
判断依据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1)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或吸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反应是否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有的化学变化则无明显现象,如动植物呼吸。(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车胎爆炸等是物理变化;如***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性质类型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 化学变化中 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稳定性等
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方法
判断一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体现这种性质时发生的是哪种变化。如果必须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这种性质,则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该性质,则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典例1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解析】烧裂矿石过程中存在燃烧,燃烧一定会产生新物质,烧裂矿石涉及化学变化;粉碎矿石是将大块矿石变为小颗粒矿石,无新物质生成;淘洗矿粉是将矿粉中可以溶解的物质溶解,无新物质生成;取泥制坯是将泥块和矿粉混合,无新物质生成。综上所述,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针对训练
1.如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C )
【解析】织布、耕田、灌溉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生火过程中涉及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B)
A.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
B.用硫酸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