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林则徐 B. 李秀成 C. 邓世昌 D. 佟麟阁 2.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对东南沿海的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广大农民与手工业者为求生存奋起反抗。1862年9月,在浙江慈溪痛击洋枪队的队伍是( ) A. 三元里人民武装 B. 义和团 C. 太平军 D. 湘军 3.孙中山称赞说,他是“反清英雄第一人”,这位“反清英雄”是( ) A. 林则徐 B. 洪秀全 C. 左宗棠 D. 康有为 4.“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与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 A.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5.条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 割占土地 B. 获得赔款 C. 开设工厂 D. 增辟通商口岸 6.1900年,法国国内出现了一种明信片(如下图所示)。该明信片反映了当时主要帝国主义大国意图( )
A. 增开通商口岸 B. 进行资本输出 C. 推翻专制统治 D. 瓜分中国领土 7.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 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争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 A. 背景和人物 B. 时间和目的 C. 方式和影响 D. 方式和人物 8.规定在各通商口岸“得自由从事各种制造工业”,对中国经济带来致命伤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9.观察如图,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0.现如今各种形式的饮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1902年英商在天津设万国汽水公司,并在北京设立分号,在塘沽、大沽等环渤海口岸设代理处,经销高级汽水及矿泉水饮料。外国商人在中国设厂的依据是( ) A. 《南京条约》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11.“文化亡则民族亡”,日本对我国台湾进行文化侵略、奴化教育,至今在台湾还留下一些文化遗存,如台北的“西门町”等带有日本语的地名。这一现象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