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一、单选题 1.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 ) A. 学****西方,发展科技 B.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 解放思想,宣扬革命 D. 发动民众,推翻政府 2.戊戌变法措施中,属于政治改革内容的是( ) A. 裁撤冗官冗员 B. 编制国家预算 C. 开办新式学堂 D. 训练新式军队 3.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在北京创办,一开始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设有农学、工学、医学等十科,辛亥革命后改称为北京大学。据此推断,京师大学堂应创办于( ) A. 百日维新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 D. 国民政府时期 4.清朝后期为开启民智、普及知识、传播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除北京大学外,另一个是( ) A. 《申报》 B. 商务印书馆 C. 京师同文馆 D. 《国闻报》 5.中国职业学校教育始于同治五年,最早由左宗棠在福州船政学堂实施,初称“实业教育”,1917年改称“职业教育”。维新变法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是( ) A. 京师大学堂 B. 经世学堂 C. 时务学堂 D. 京师同文馆 6.维新变法运动中开办的一所新式学校,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后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这所高等学府是( )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国立清华大学 D. 国立中山大学 7.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新文化运动大力宣扬民主科学 B. 科举制废除于戊戌变法时期 C. 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D.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8.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开始创立到清末废除,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