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doc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历史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39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习(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的近代中国
同步单元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19世纪的最初十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结算大约盈余2600万元。从1828-1836年,却从中国流出了3800万元。使中国国际收支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外茶叶贸易
B.英国对中国走私鸦片
C.清政府闭关锁国
D.自然经济遭到完全破坏
2. 下列人物中,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痛击侵略者、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
①林则徐 ②关天培 ③陈化成 ④琦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 晚清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粒子粗糙,大小不一……硝不提炙,磺不拣净,轻率制造,率难致远透坚。”说明当时由于工艺设备落后,清军***无法提纯硝和硫,只靠石碾等工艺,造成研磨不细。这说明当时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落后 B.政治***
C.军备废弛 D.闭关锁国
4.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消中国人每人每年需用一顶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不到三年的时间,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 
A.火烧圆明园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在中国设立工厂 D.抢劫北京城
5.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外来文明的成果,体现出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永安初建政权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定都天京
6.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  )
A.左宗棠 B.邓世昌
C.李鸿章 D.关天培
7. 有人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其最主要的依据是(  )
A.清政府向外国侵略者“借师助剿”
B.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清政府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兵中国
8. 生活在1900年北京地区的百姓,在大街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标语“扶清灭洋”,他们会想到的是(  )
A.这是义和团的口号
B.这是清政府的近期公告
C.这是洋务派的口号
D.这是维新派的口号
9. 有学者评论近代某条约:“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且已几乎无法实现今日所谓‘军事现代化’,怪不得此后‘瓜分’就成了舆论的持续主题。而巨额的赔款,不仅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也为此后一系列内政改革的艰困埋下了伏笔。”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11. 1877—1889年,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