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07讲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法与技巧(讲解突破)人教版(解析版).docx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3页16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第07讲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法与技巧(讲解突破)人教版(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实验探究题的解法和技巧
科学探究题是新课标中考命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往往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出发,对身边常见物质或有趣的现象进行探究,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同时将探究结论应用在实际生活,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新课标中考的要求和方向。
通过实验可以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由于实验具体内容的确定性,中考特别注重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例如:猜想是否合理,方案设计是否节约、环保,实验态度是否端正,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这样就使得实验题的综合性增强,新颖性增大。
专题归纳
一、实验探究八步骤
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数据;⑥结果与讨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
二、解题思路和方法
1.明确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的原理及目的要求,弄清题给信息。
2.选择仪器药品——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设计装置步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遵循实验的科学性、安全环保性、可行性、简约性)
4.记录现象和数据——全面、及时、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命题热点
1.针对给出的小课题,自主设计探究方案。
2.针对题给场景或信息,自己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猜想,并设计方案对该问题或猜想进行探究。
3.对题给探究方案或猜想进行改进或评价。
4.通过对现象、资料、数据的分析与对比,总结出一般规律或结论。
5.从探究过程中得到有用的启示或将结论推广和应用。
四、题型分类
根据考题的各个环节的侧重不同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提出问题类探究题、猜想与假设类探究题、方案设计类探究题、解释与结论类探究题。
五、考查内容
课标中要求掌握的教材涉及的基础学生实验可概括为:
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③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④呼出气体与空气成分的比较;
⑤碳还原氧化铜;          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⑦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⑧燃烧条件的探究;
⑨粗盐的提纯;           ⑩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⑪化肥的鉴别;        ⑫酸与碱的性质探究。
六、注意事项
1、提出的猜想要准确合理,有利于方案的设计;合乎题意,不能存在漏洞,不能信口开河;
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假设,选用的实验用品要恰当;实验方案理论上合理,实际上可行,操作上简便易行、安全,另外还要经济环保。
3、结论一定是对假设的判定,交流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实验操作、结论等方面的反思,是探究题中最难的地方。
题型1 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
【方法点拨】在解答这类题时,一般是不考虑空气中氧气和氮气之外的其它成分。要理解该实验探究的原理如图所示, 即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样通过有形的水柱体的体积来暗示无形的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
[例1](2019•福建)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
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   (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依据图3,图4信息,   (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
(4)结合你的学****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   (写两点)。
【实验3】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甲同学设计图5所示装置进行测定。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乙同学提出,仅利用图6所示装置,在不添加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