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伊春市中考化学真题.docx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1页24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伊春市中考化学真题.docx
文档介绍:
第26页,共27页
第1页,共27页
2021年黑龙江省伊春市中考化学试卷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海水晒盐
C. 蔗糖溶解于水 D. 葡萄酿酒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单质:氧气  水 B. 氧化物:二氧化锰  ***化钾
C. 碱: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D. 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空气
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药品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滴加少量液体药品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
A. 碳酸钠  Na2CO3   纯碱 B. 氧化钙  CaO 消石灰
C. 乙醇  C2H5OH  酒精 D. 氢氧化钠  NaOH  烧碱
第2页,共27页
第27页,共27页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氢气有可燃性,可作高能燃料
B. 石墨很软,可作干电池的电极
C.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防腐
D. 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液化石油气压缩到钢瓶中一一分子体积变小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一一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一一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水通电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一一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下面是某同学学****笔记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 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 ***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镉属于金属元素
B. 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
C. 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D. 镉原子核内有48个质子
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此反应涉及四种化合物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改变
第26页,共27页
第3页,共27页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D. 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乙烯基苯酚由三个元素组成
B. 对乙烯基苯酚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氢元素
C. 对乙烯基苯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8:1
D. 一个对乙烯基苯酚分子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    )
A. NH4NO3 B. Ca(H2PO4)2 C. KNO3 D. CO(NH2)2
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除我们熟知的性质之外,铝还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X的化学式是(    )
A. O2 B. H2 C. Al2O3 D. Al(OH)3
归纳总结是学****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识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境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②禁止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
③食用霉变的花生对人体有害
①焚烧秸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②使用脱硫煤可有效解决酸雨问题
③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C.化学与农业
D.化学与生活
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农业上采用喷灌和滴灌可节约用水
③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
①加油站应禁止烟火
②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③涤纶、羊毛、***纶都属于合成纤维
A. A B. B C. C D. D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倾倒液体药品时,细口瓶上的标签应朝向手心
B. 粗盐提纯实验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第4页,共27页
第27页,共27页
密闭容器中有M、N、P、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有关数据如下,关于此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2
12
A. 物质P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待测数值是5
C. 该反应是化合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