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0中考化学新高分大二轮复习全国版(课件+精练):专题六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44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0中考化学新高分大二轮复习全国版(课件+精练):专题六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docx
文档介绍:
专题六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专题提升演练
1.(双选)下表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一定能够达到相对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氧气能支持燃烧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滴有酚酞的水,振荡
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向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钡溶液
D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常温下,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
解析: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A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碳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应该使用石蕊溶液,故B错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若硫酸过量,滴加***钡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探究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故C错误;人体吸入的空气含有较少量的二氧化碳,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因此通过对比使相同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可以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故D正确。
答案:AD
2.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丙、甲、乙、丙
D.丙、甲、丙、乙
解析:丙(检验原混合气中的水蒸气)甲(CO、H2与CuO反应转化为CO2或H2O)丙(检验是否有H2O生成)乙(检验是否有CO2生成)。
答案:D
3.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图2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C.图3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图4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答案:B
4.认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下列结论是对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其中正确的是(  )
A.某固体物质加到水中,液体温度升高,则该固体一定是氧化钙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解析:A项,固体NaOH溶于水时也放热;B项,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也会产生气泡;D项,N2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A、B、D均不可用肯定语气得出结论。而化肥中能与碱混合研磨产生氨味的只有铵盐,故C正确。
答案:C
5.某学生设计的下列四个实验方案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CuCuCl2Cu(OH)2
B.H2OO2MgO
C.CaCO3CaOCa(OH)2溶液
NaOH溶液
D.MgCl2Mg(OH)2Mg
解析:A中Cu与盐酸不反应,理论上不可行;B中电解水法制O2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理;D中工业上用电解熔融***化镁制取Mg。
答案:C
6.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3H2O+N2,如下图所示,挤压鼓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