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考点39 复分解反应-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6页32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考点39 复分解反应-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
考点39 复分解反应
命题趋势
该考点的命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化学反应的类型判定、溶解现象与原理(或电离)、酸碱盐的溶解性、酸(或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推断和鉴别、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对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发生的条件及其判定方法的考查,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
考查重点
1.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重点考向
考向一、复分解反应
知识拓展
初中化学五个优先反应原则
(1)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一:金属和酸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反应,如将锌、铁合金投入稀盐酸中,锌优先与稀盐酸反应。
(2)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二:当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时,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优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金属。
(3)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三:当酸、碱、盐混合相互反应时,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酸与盐、碱与盐的反应。例:①将稀盐酸逐滴滴加到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气泡。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Cl+NaOH===NaCl+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NaOH被完全消耗后,又发生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此反应有气泡产生。②将NaOH溶液逐滴滴加到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开始产生蓝色沉淀。因为先发生的反应是H2SO4+2NaOH===Na2SO4+2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当稀硫酸被完全消耗后,又发生反应CuSO4+2NaOH===Na2SO4+Cu(OH)2↓。
(4)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四:当酸与两种盐溶液混合反应产生气体、沉淀时,产生“气体”优于产生“沉淀”。例:向稀盐酸与***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时,先产生气泡,之后产生白色沉淀。
(5)初中化学优先反应的原则之五:当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金属氧化物优先于金属与酸反应。
方法技巧
1.对于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其特点来说,可以联系着化学反应的实质和溶解原理,来理解和识记。并且,要抓住概念中的“化合物”和“互相交换成分”这两个关键词。
2.为了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还要求必须熟记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和正确地运用物质的溶解性。
3.酸、碱、盐溶液间发生的反应一般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形成的,即参加复分解反应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并解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间重新组合成新的化合物,因此酸、碱、盐溶液间的反应一般是复分解反应。
跟踪训练
1.(2019·湘西中考)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H2SO4+BaCl2=BaSO4↓+2HCl
C.2H2O====,\s\up7(通电))2H2↑+O2↑ D.CO2+H2O=H2CO3
【答案】C
【解析】
A、Fe+CuSO4=FeSO4+Cu,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H2SO4+BaCl2=BaSO4↓+2HCl,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2H2O====,\s\up7(通电))2H2↑+O2↑,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
D、CO2+H2O=H2CO3,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溶洞的形成Ca(HCO3)2====CaCO3 + H2O+ CO2↑ 分解反应
B.酸雨的形成CO2 + H2O====H2CO3 化合反应
C.碳与灼热氧化铜反应C + 2CuO====,\s\up7(高温))CO2↑+ 2Cu 还原反应
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 +3H2O 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A、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故A错误;
B、酸雨的形成是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故B错误;
C、碳与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s\up7(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