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3 实验方案设计及其评价-人教版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docx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化学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24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专题3 实验方案设计及其评价-人教版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docx
文档介绍:
专题3 实验方案设计及其评价
1.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用熟石灰区分***化铵和***化钾
B.用水区分***化钙和碳酸钙
C.用pH试纸区分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
D.用酚酞溶液区分***化钠溶液和盐酸
【答案】D
【解析】A、***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熟石灰与***化钾不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化钙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根据溶解性用水可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pH试纸区分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用pH试纸测定的溶液的酸碱度,进而体现酸碱性。由于石灰水是碱性的,而食盐水是中性的,可以鉴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酚酞在***化钠溶液和盐酸中均为无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选项符合题意。
2.对下列实验(如图)的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实验既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又可说明氨气溶于水显碱性
B.实验通过塑料瓶变瘪可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C.实验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实验通过对比可得出铁生锈的所有条件
【答案】B
【解析】A、过程中,A中酚酞试液变红色,B中酚酞试液不变色,是因为空气中的文字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C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运动到A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合理;
B、实验通过塑料瓶变瘪,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导致的,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的,也可能是二者共同导致的,该选项说法不合理;
C、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选项说法合理;
D、①中铁钉和水、氧气同时接触,能够生锈,②中铁钉和氧气隔绝,不能生锈,③中铁钉和水隔绝,不能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同时参加,该选项说法合理。
3.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除去CO中的CO2,并收集CO
C.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D.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
【答案】B
【解析】A、图中装置,铜粉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没有生成新的气体,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能,能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但一氧化碳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且收集气体也不能使用烧杯,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Zn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Zn>Cu;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锌>铜>银,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化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但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4.实验室用浓度较大的盐酸与石灰石制取CO2,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
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
A.1→2→4→3
B.2→1→3→4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