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2017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word)
2017年春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B(摒弃bìng ) 2. B(A不屑置辩 C优柔寡断D 离经叛道)
3. D(A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B形容蓄谋已久。贬义词C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而不觉得不好意思。D坚韧不拔: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4. C(A成分残缺,“经过”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其中一个;B表意不明D语序不当,应是认识自我、反省自我)
5. D(A.用语不礼貌,不尊重B.不符合身份和场合C.“赶快准备准备”有命令语气,不礼貌)
6. B(语段第一空后的“欣喜”“欢乐”可以和“欣赏”对应;第二个空后的“关注……生活”“关注……世界”与“发展”对应;第三个空后的“释怀”与“坦然”对应,按此顺序应为①③②,故选B)
7. C(《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8. C(林冲应为晁盖)
二、现代文阅读(一)
9. B(A项对应内容在第①段:“备受关注的叫做‘巴铁’来了。 在声、光、电一体的超大‘巴铁’运行沙盘四周,人潮涌动,它像是装了“高跷”的公交车”,A项中的“波”跟“光”不符,表述错误;C绝对化,文中是“在一定程度上”;D强加因果)
10. D(没有下定义,有列数字)
11. D(A “巴铁”的载客量和地铁相当,而选项中意思是“巴铁”的载客量及时速与地铁相当,与原文意思不符;B 少了“快速”,表述有误;C .“巴铁”的造价却是地铁的20%左右,建设施工周期为地铁的20%,选项有误)
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8分)
12.C (诗中的“风骚”原意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这里意思是指诗篇文章以及人气
13.B(A 表转转,可是、却/表承接,就 ;B 介词 在 ; C 因果连词,因为/介词,用; D 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表判断)
14. B(A 方法/道路 ;B 通“饲”,喂养;C 要求/寻找; D 意思/神态)
15.A(作者将统治者比作食马者,而不是伯乐)
16.(1)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这样的人)却不常有。(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呀!
17.(1)亡:通“无”,没有(2)忧:忧虑、忧愁
18.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2分,意对即可。)
19. 语言描写 ;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2分)
附《杞人忧天》译文: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四、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20.(1)将军白发征夫泪 (2)举杯销愁愁更愁(3)翅湿沾微雨(4)俯身倾耳以请(5)断肠人在天涯(6)人民永远记住他(7)惟吾德馨(8)病树前头万木春(9)却话巴山夜雨时(10)相见时难别亦难
五、综合性学****共8分)
21. (1)示例一:我认为这是对该母亲和孩子的攻击。事件已经发生,对该学生和家长造成了伤害,学校给不了公道,该母亲只能发文呼吁网友保护孩子,我们支持被欺凌学生母子。
示例二:我们应理性地看待。首先,校园欺凌事件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和社会应给予关注。其次,该事件目前正在调查之中,大家不应盲目发表言论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观点1分,理由2分,结论1分)
(2)活动二:开展“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谈对校园欺凌事件的看法
活动三:举办 “校园欺凌”活动演讲,呼吁同学们抵制校园欺凌行为(2分)
(3)下联:珍惜同学情谊 (反对校园暴力)(2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22. 第一折:小区人们在听到李大妈为儿子买房的传闻后,由“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