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2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2).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化学 沪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38 KB

手机浏览
1/3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2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2).doc
文档介绍:
第2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2)
【基础巩固】
1.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

2.燃料(含碳、氢)不充分燃烧可能会 ( )
①产生一氧化碳 ②产生有毒的碳氢化合物 ③产生炭黑颗粒 ④燃烧较慢 ⑤放出热量少
A.只有①⑤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因素中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是 ( )
①可燃物的性质 ②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氧气的浓度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4.“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 )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一定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一氧化碳和空气
C.液化石油气和空气
D.天然气和氧气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能放出热量,而不充分燃烧时要吸收热量
B.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
C.一氧化碳有可燃性,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D.一氧化碳有剧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7.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中不准随身携带的是 ( )
①蔗糖 ②酒精 ③烟花炮竹 ④汽油、煤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冬季可用煤炉取暖,分析下列做法或现象的原理。
(1)生煤炉时,需先引燃木材。_______。
(2)开始时煤燃烧较弱,过一会变得剧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煤层上方有时会出现蓝色火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扇子扇炉火,越扇越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给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烧不当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1)燃料不完全燃烧既浪费资源,产生的气体又对环境造成
污染。为研究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现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将燃烧匙内的小木炭块灼烧至红热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
并塞紧橡皮塞。将注射器内氧气迅速推人集气瓶内,观察到木炭
发白光。该实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有关。燃烧的剧烈
程度还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_______(举一日常生活实例)。
(2)小明、小刚同学在研究灭火的原理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在两个小铁盒中倒入少量植物油并点燃,小明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
该实验证明了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小刚同学将一块湿抹布盖在小铁盒上,火焰也立即熄灭,他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