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南新中学届九年级(上)摸底化学试卷(7月份)(解析版).doc


初中 九年级 上学期 化学 鲁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21页219 KB

手机浏览
1/21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南新中学届九年级(上)摸底化学试卷(7月份)(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南新中学九年级(上)摸底化学试卷(7月份)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
1.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醋、精盐 B.白酒、牛奶
C.空气、氧气 D.冰水混合物、氢气
2.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鲜奶变质 B.木头制成桌椅 C.粮食酿酒 D.铁器生锈
3.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
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
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
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
D.6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4.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性质相对应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分子的性质
A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是运动的
C
电解水产生了氢气和氧气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汽油挥发,我们可以闻到气味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所有的杂质
6.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面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为物理变化
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净水为化学变化
C.利用蒸馏的办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是物理变化
D.水通直流电得到氧气、氢气为化学变化
7.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D.若a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5mL,则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10mL
8.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表示原子 B.①④表示阳离子
C.④表示的是非金属元素 D.②是一种不稳定结构
9.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某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相对原子质量为222,这种氡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10.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阴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内质子数是(  )
A.a+m+n B.a﹣m﹣n C.a﹣m+n D.a+m﹣n
 
二、填空题(共17分)
1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  、  ,其中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例如:水 H2O
氧气  ;二氧化碳  ;食盐  ;氢气  .
13.用“”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原子,如图是***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  ;
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是  .
1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写出所属的反应类型.
(1)电解水  ;
(2)氢气的燃烧  .
15.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
(1)当n=10时,该结构示意图表示  .(填微粒符号,下同)
(2)当n=13时,该结构示意图表示  .
(3)当n=8时,该结构示意图表示  .
1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雨过天晴,地面慢慢变干,我们却看不到水蒸发.  .
(2)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  .
17.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读表回答:
(1)以8号元素为例,写出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  ;(任答一点)
(2)图2表示一种元素的两种粒子,判断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依据是  .
18.煤气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化学式CO),①CO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密度与空气接近的气体,④CO燃烧后可以生产CO2,⑤在冶铁工业上,可利用CO与赤铁矿石反应制取金属铁.
(1)上述文字中描述CO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
(2)上述文字中描述CO化学性质的  .
 
三、实验题
19.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强震,灾后灾区人民急需干净的饮用水.李敏同学利用学****过的知识,对获取到的水进行处理,解决暂时的用水问题.
(1)用纱布滤去水中的泥沙,她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
(2)经过操作(1)后的水仍然有点浑浊,便向其中加入了适量的明矾,经过搅拌、静置,使杂质沉降达到  的目的.
(3)灾后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