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道德与法治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17道题,满分为60分,与历史同卡不同卷,合考时间为120分钟。 2.根据网上阅卷需要,本试卷中的所有试题均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分别封装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用2B铅笔涂黑。) 1.对“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理解正确的是( ) A.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B.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C.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D.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友谊的相关知识。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有仁德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反过来找自己的原因。说明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B正确。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2.正确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绝对尊重他人的隐私 B. 该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实就没有隐私,保护隐私就做不到诚实 C. 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有时难免说些“善意的谎言” D. 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们要学会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A、B观点错误,D观点正确;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实的道德,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有时难免说些“善意的谎言”,C观点正确,但没有体现出正确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3.漫画反映了公民在行使哪一项权利( ) A. 生命健康权 B. 劳动权 C. 监督权 D. 受教育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公民的权利的正确认识。通过政务微博留言和反映问题,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C观点正确;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劳动权和受教育权,但漫画中没有体现,A、B、D观点不合题意,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4.下列知识点对应关系不正确的( ) A.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 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执政 C.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D.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A观点正确;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依法行政,B观点错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C观点正确;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D观点正确,因为本题是从错误角度考查,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以下四种观点你赞同的是(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③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总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 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相关知识。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①正确。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不是所有问题,②错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但宪法不是我国法律的总和,③错误。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6.下表对“微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有( ) 序号 微行为 评价 ① 杨某参加市人大代表选举 政治自由 ② 张某发明一个节水马桶,到专利局申请专利 知识产权 ③ 李某在学校操场捡到苏某丢失手表,拒绝归还 民事违法行为 ④ 王某积极主动缴纳税款 劳动义务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点。杨某参加市人大代表选举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非行使政治自由权利,①错误。张某发明一个节水马桶,到专利局申请专利,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②正确。李某在学校操场捡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属于民事违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