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2021届小题必练2 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词鉴赏+默写+语言文字应用 教师版.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5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2021届小题必练2 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词鉴赏+默写+语言文字应用 教师版.docx
文档介绍:
小题必练2: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词鉴赏+默写+语言文字应用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没有走的路
(美)弗罗斯特 飞白译
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
可惜我作为一名过客,
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
极目遥望一条路的去处,
直到它在灌木丛中隐没。
我走了第二条,它也不坏,
而且说不定更加值得,
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
不过这点也难比较出来,
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
那天早晨两条路是一样的,
都撒满落叶,还没踩下足迹。
啊﹐我把第一条路留待来日!
尽管我明白:路是连着路的,
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
此后不论岁月流逝多少,
我提起此事总要伴一声叹息:
两条路在林中分了道,而我呢,
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
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
(有删改)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为一名过客,/不能两条都走”和“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的哲学命题相合。
B.“不能两条都走,我久久踌躇”中的“踌躇”表明诗人处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思索,心中犹豫,不能做出选择。
C.诗人在诗中一会儿说“它也不坏”,一会儿说“这点也难比较出来”,可见其判断是草率的。
D.“我选了较少人走的一条,/此后的一切都相差千里”,结尾这一句点明诗歌主旨:人生一旦做出选择,便就此决定了自己一生的路,结局也会“相差千里”。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诗的思路是先写“面对选择”,然后写“选择道路”,再写“踏上征程”,最后回顾往事,逻辑井然。
B.“金黄的林中有两条岔路”中“金黄”一词在有的译本中被译成了“深黄”,不如这里的准确、形象、画面感强。
C.本诗把“人生之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言在此而意在彼,用了比喻的手法。
D.诗人以小见大,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抒写人生的深层感悟,令诗歌显得平易而深邃。
3.诗中说“我怀疑是否还能重返旧地”,诗人能“重返旧地”吗?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4.诗人虽然选择了一条路,却对另一条路念念不忘,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
【答案】1.C 2.C
3.诗人不能“重返旧地”。因为诗人是“一名过客”,可能不再回来;而“我提起此事总要伴―声叹息”也表明这一选择的不可重复。
4.因为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正是对已选择的不满,才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诗人念念不忘未选择的路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给这首诗增加了遗憾、惆怅之感。
【解析】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可见其判断是草率的”分析错误。因为它草多,缺少人踩“说不定更加值得”,所以说“它也不坏”;“这点也难比较出来”是因为“两条路踩的程度相差不多”。两种判断各有理由,各有逻辑,并不“草率”。故选
C。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用了比喻的手法”分析错误。本诗把“人生之路”依托在“自然之路”上,借“自然之路”来写“人生之路”,把抽象的东西寄托在实在的物体上,用的是象征的手法,而非比喻。故选C。
3.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和分析诗歌思路的能力。回答本题要结合全诗表达的中心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