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课时精炼 对点精练一 分析诗歌形象.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15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课时精炼 对点精练一 分析诗歌形象.docx
文档介绍:
对点精练一 分析诗歌形象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宋]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答案 D
解析 “烛光相射飞纵横”一句应该指烛光与墨色互相映射,写烛光映射着墨光,渲染出诗人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并非选项中所说的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解析 本题就诗歌的意象提问,要求考生就“酒”这个意象的作用结合诗句作答。“酒”首次出现在颔联中,“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意即“我只好在醉中草书,以酒作为旗鼓,以笔作为长矛来当作武器,笔势急骤,像是银河从天而泻一般”,这是以书前比喻战前,是蓄势,笔力千钧,给人以势不可遏的感觉。酒是进军的旗鼓,笔是杀敌的刀槊,勇士以逼人的气吞万里的声势向敌人冲锋的情景在这里重现了。
“酒”再次出现是在尾联中,“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意思是“转眼间,我收起书卷,重又把酒,如同看见了山河万里清平的气象”,这是以书后的喜悦喻战后的欢快,展现了勇士凯旋、设宴庆功的场面。须臾收卷之神速,举酒复饮之惬意,瞬间胜利之迅疾,狼烟尽扫之自豪。勇士横扫千军,敌人不堪一击,如鸟兽溃散的情景在这里重现了。
3.诗歌中间四句展示了怎样的画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展示了一幅醉中作草书的生动画面:笔力千钧,如银河从天倾泻;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诗人走笔纵横,酣畅淋漓。(2)诗人将为国杀敌的慷慨***与整个草书的创作过程自然而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下文表现想象扫平敌人之后的清平景象和得意心情蓄势。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 夫
[唐]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注]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裛:通“浥”,滋润。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更令人不觉痕迹。
B.颔联意蕴丰富,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