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6 限时综合训练.docx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5页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高中语文专题16 限时综合训练.docx
文档介绍:
限时综合训练
(时间:30分钟 满分: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5分)
过 手
朱以撒
喜好笔墨的朋友来,有时会提一卷纸,说是送给我的。摊开,已经很温润了,心里便琢磨纸的年头。他说是古纸,从一个旧官僚后人那里弄来的。又有朋友来,拉开公文包,抓出两锭墨,它们安睡在墨盒里很久了,此时立于桌面,乌黑、粗大,很安稳。如果用五指把住、研磨,出墨会很顺畅。由于纸、墨的出现,几次交谈都围绕它们进行,也使我知道一些人不谙书道,却以藏文房四宝为快,只进不出,如何都不愿割爱。所谓藏,就是一种吸纳、堆垛,算得上人的嗜好之一。
物越传越旧,越传越少,也就越见珍稀。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声名和地位,必须尽全部精力与智慧,或求人借力,方有所进。这是多难的一件事。物的升值与人相反,无须努力工作,躺着沉睡就可以了,这个世界不论发生什么巨变,它都一如既往地缄默。就像一张老纸,如果百年内不遇水火,伏在干燥的箱子深处,它就可以由老纸升为古纸。这种变迁随处可见——一个到遥远山乡插队的青年,后来离开了,再后来成为名人,当地就在他曾住的房门上挂个牌子,标上某某旧居,算是村子里的一个人文景点。随着时光流逝,房子越来越旧,价值越来越高。
这些老纸、古纸、老墨、古墨,我藏了起来。有时无事就打开看看,摩挲一番。南方多雨的日子,它们的气息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视觉和触觉上能感受到。我曾经到江南那个盛产纸和墨的古镇,看它们落满灰尘,在架子的角落里。引导者说年头久了,连包裹的那一层毛边纸都很有价值了。看了看价格,觉得是有意标高的。有人要抽一张纸让我试笔,我以为缘分未到,不想动手。真要动手,一开始就有一点目空的架势,信手抽一张纸,任百年、五百年之久,摊开,以铜镇尺镇住。抽一支笔,也不试,就直接濡墨后落下。此时一定是心无芥蒂的,势必把这张纸写满甚至写破,干裂晕润无所不及,那才是快哉快哉。物是为人驾驭的,而不是用来唬人的,我对物的态度大抵如此。
对于赠送者来说,不唯赠送的纸、墨,延及大红袍、紫砂壶,都会顺便附上“手作”一词,这两个字一出来,物品似乎就增值了。譬如装裱店里机器在那里工作,工人却说是手作装裱,我不质疑手工曾介入过,我想区分的是手工的精粗。比如老纸、老墨,绝对来自手工,虽然年头久了,还是可以看出工人曾经的动作是熟练还是生疏,他们的手有的可称为巧手,有的则是生手、笨手。这么多的纸、墨,来自不同年龄的手,还有背后千里万里相隔的情性,看起来都是一声不吭地炼烟、打浆,或全神贯注,或心不在焉,手感全不在一个格调上,也就使这些物件在后来越发生出差异。笔墨同道总喜欢说
“人书俱老”,廉价地赠予上了年纪的人,这个“老”究竟是指手上功夫老辣、老到,还是暗指老朽、老化?有时和作品对照一下,还真是后者。
家族的收藏可以让人看到莫测的远处——只要物件不损毁,永远看不到收藏的尽头。我对“尽头”没有兴趣,一个人不能长生与物厮守,也就没有义务以收藏的方式为后来人保留藏品。这一代人之所好,在下一代人眼里可能什么都不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趣味。收藏是很私人的事,此生可以因收藏而开心,至于日后,似乎不必多虑。当一个人不愿收藏了,觉得是个累赘,也完全可以使用这些藏品。不知从哪一天起,我开始用藏墨研磨,挥洒在那些藏纸上面。由于年份不同,指腕感觉也不同,神情上有了一种开张驰骋的肆意。物尽其用,不用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