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知识点概述
一、必备知识点(考点)
1.表达技巧:具体手法+手法作用
2.内容:时间、地点、人、干了什么;景、事、物怎么样
3.结构安排:具体类型+类型作用
4.情感
5.语言风格
内容:时间、地点、人、干了什么;景、事、物怎么样
单位
考题类型
炼字
炼字
词
意象、人物
句、全诗
意象、意境、人物、内容
二、炼字(形容词、动词、叠词、颜色词等)
1.设问方式
①请赏析某句中的某字;
②某字可谓生动传神,请试作分析;请赏析某字的精妙之处;
③某联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
2.答题思路
①翻译该字,点明手法,作用
②翻译该字所在句子
③点明情感
综合判断
【例1】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考查形式:字
考点:手法+作用、翻译、结构+作用、情感、语言风格
结合题目内容答题
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
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例2】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cuán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shē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考查形式:字
考点:手法+作用、翻译、结构+作用、情感、语言风格
结合题目内容答题
【例3】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cuán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shē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③,不觉蜀道难。
【注】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③诗人入蜀作杜鸿渐的幕僚,感知遇之恩,兼寄济国心愿,诗人心绪也较为明快开朗。
①“斗”意为“争斗”,“攒”意为“聚拢”;应用拟人的手法,将两崖群峰之
特色表现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②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群峰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