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考向23 翻译句子翻译句子双音节古今异义与偏意复合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人教版)(原卷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2页195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考向23 翻译句子翻译句子双音节古今异义与偏意复合词-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人教版)(原卷版).docx
文档介绍: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考点微专题
考向23 双音节古今异义与偏意复合词
(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契丹犹觊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竟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双音节古今异义翻译:
文言文中有很多词的字形与现代汉语相同,由于是词义的演变,我们不能够轻易地依照现代词义去解读。重点注意几点:
①古代是两个词语对应现在的一个词语。
②词义范围的扩大和缩小。
③词义转移。
偏意复合词翻译:
偏意复合词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现象,重点注意句子中出现一对表示相反意义的词语,还有本身就表示双方的意思,如“相”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具体的翻译。
易错点【01】辨析不出偏意复合词。
偏意复合词多为一组意思相反的词语,见到意思相反的词语注意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偏向一方。
易错点【02】双音节古今异义词找不到分析的方向。
见到双音节古今异义词注意判断是一个词语还是貌似一个词语的两个不相关的词语,是一个词语注意从范围、语意的轻重等角度进行辨析。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帝手诏择日巡幸东南,纲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陛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当且适襄、邓,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帝乃谕两京以还都之意。已而帝意复变,纲又极言其不可,帝然之。而汪伯彦、黄潜善阴主扬州之议。或谓纲曰:“外论汹汹,咸谓东幸已决。”纲曰:“国之存亡,于是焉分,吾当以去就争之!”(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国之存亡,于是焉分,吾当以去就争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八年,庾翼在武昌,数有妖怪,欲移镇乐乡。征虏长史王述与庾冰笺曰:“乐乡去武昌千有余里,数万之众,一旦移徙,兴立城壁,公私劳扰。又江州当溯流数千里供给军府,力役增倍。且武昌实江东镇戍之中,非但扞御上流而已;缓急赴告,骏奔不难。若移乐乡,远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移乐乡,远在西陲,一朝江渚有虞,不相接救。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逢吉为相,内结知枢密王守澄,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逢吉患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承顾问,常排抑之,拟状至内庭,绅多所臧否。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宁宗时,学禁初起,党论日兴。颖奏:“愿陛下御之以道,容之以德,不然,元祐、崇、观之事可鉴也。”其在从班日,韩侂胄旧与周旋无间,方居中用事,而颖谢绝之。常言:“士以不辱身为重。”其为少宗正,而丞相赵汝愚适归,相遇于废寺,赵汝愚曰:“寄谢余参政,某虽去而人才犹在朝廷,幸善待之。”颖曰:“相公人才即参政人才也,使果贤,参政之责,非宰相之忧也。
”余继相,卒于善类多所全佑,颖之助云。
(选自《宋史·刘颖传》,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韩侂胄旧与周旋无间,方居中用事,而颖谢绝之。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绍,字始孙,敦煌龙勒人。少而聪敏。年十二,父命就学,师事崔光。以父忧废业。母又诫之曰:“汝父卒日,令汝远就崔生,希有成立。今已过期,宜遵成命。”绍还赴学。
(选自《魏书·范绍传》,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母又诫之曰:“汝父卒日,令汝远就崔生,希有成立。今已过期,宜遵成命。”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叔敖、沈尹茎相与友。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沈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说义调均,以适主心,子不若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荆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霸,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大乎进贤。
(节选自《吕氏春秋·不苟论》)
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曰:“儿忽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