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1 课文1 烛之武退秦师.docx


高中 高二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31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1 课文1 烛之武退秦师.docx
文档介绍:
[单元目标]
1.梳理、积累这三篇文言文分散的基础知识,并做到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2.重点掌握实词“鄙”“安”“诚”“辞”和虚词“何”“为”等文言词汇。
3.重点掌握通假字、偏义复词、被动句的规律特点。
[单元概览]
课题
文体
作者
核心内容
艺术特色
烛之武退秦师
历史散文
相传为左丘明
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在这危急存亡之际,郑国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伯撤走围郑的军队,从而维护了郑国的安全。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荆轲刺秦王
历史散文
编者刘向
记叙了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的过程,围绕一个“刺”字展开了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
1.人物语言精练传神
2.矛盾冲突尖锐集中
3.场面描写悲壮感人
鸿门宴
史传散文
司马迁
通过记叙刘邦与项羽斗争中一次意义重大的宴会,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
1.情节波澜起伏,故事完整
2.语言简练生动,绘声绘色
3.善用对比,人物鲜明、突出
基础积累 奠基高考
一、诵读全文,用“/”断句,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第1段)晋侯秦伯围郑以①(    )其无礼于晋且贰②(    )于楚也晋军③(    )函陵秦军氾南
(第2段)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①(    )曰臣之壮也
犹②(    )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③(    )之
(第3段)夜缒①(    )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②(    )越国以鄙③(    )远④(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⑤(    )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⑥(    )东道主⑦(    )行李之往来共⑧(    )其乏困⑨(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⑩(    )而夕设版⑪(    )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⑫(    )之有既东封⑬(    )郑又欲肆⑭(    )其西封若不阙⑮(    )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⑯(    )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第4段)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①(    )夫人②(    )之力不及此因③(    )人之力而敝④(    )之不仁失其所与⑤(    )不知⑥(    )以乱易⑦(    )整不武⑧(    )吾其⑨(    )还也亦去之
答案 (1)断句略。
(2)(第1段)①以:因为 ②贰:怀有二心 ③军:驻军
(第2段)①辞:推辞 ②犹:尚且 ③许:答应
(第3段)①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②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③鄙:把……当做边邑
④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指郑国 ⑤陪:增加 ⑥以为:把……作为 ⑦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⑧共:通“供”,供给 ⑨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⑩济:渡河 ⑪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⑫厌:通“餍”,满足 ⑬封:使……成为边境 ⑭肆:延伸、扩张 ⑮阙:侵损、削减,此处为使动用法 ⑯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第4段)①微: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 ②夫人:那人,指秦穆公 ③因:依靠 ④敝: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